意想不到吧?炫耀这2样东西,实在是很掉价,做个有格局的父母
发布时间:2025-10-26 17:43:05 浏览量:1
小区长椅旁的梧桐叶刚落了一层,傍晚的“家长龙门阵”就炸开了锅。张姐的声音像装了扩音器:“我家明明数学考92,全班第八!老师在群里夸得那叫一个带劲,三楼那小子才70多分,压根不在一个level!”
她边说边把手机怼到遛狗大爷眼前,屏幕亮得晃眼,连旁边卖水果的阿姨都被迫看了三遍试卷照片。李阿姨赶紧掏出女儿的钢琴考级证:“我们朵朵三级证到手,光报名费够买个小金镯了!”只有抱孙子的王奶奶往后缩了缩——她孙子昨天把同桌的橡皮掰断了,这阵仗哪敢接话。
你发现没?有些家长聊天,三句话不离“我家娃”,可炫耀这事儿就像腌咸菜,盐多了齁得人烧心。尤其是两样东西,越往外抖,越显得格局小,最后还可能坑了孩子。
先说头一样,把孩子的“小成绩”当金字招牌到处晃,简直是给孩子架了个炭火盆。
张姐在小区里出了名地爱“晒娃”。上次在便利店撞见她,正拉着收银员叨叨:“你看这奖状,我家明明书法比赛拿的三等奖!别看名次一般,比他前桌那丫头强多了——那丫头连初赛都没进呢!”说着又划到下一页,“还有这个,昨天他主动洗了三个碗,我跟他爸激动得拍了视频,现在的娃,能这么懂事真少见……”
收银员扫码的手都僵了,塑料袋差点扯破。其实谁家孩子没点闪光点?考得好值得高兴,帮家里干活该表扬,但真没必要见人就开“表彰大会”。你觉得是长脸,听的人早在心里翻了白眼:接话吧像攀比,不接吧又太冷淡,好好的聊天愣是变成“育儿PK赛”。
更糟的是,孩子经不住这么“捧杀”。明明上次考92被张姐吹上天,这次月考掉了7分,张姐不提了,小区里的闲言碎语却传开了:“是不是夸飘了?”“我就说小孩一阵儿一阵儿的。”这话偏被放学的明明听见,回家就把自己锁屋里,作业本扔得满地都是。
张姐后来跟我叹气:“现在娃考好了怕我到处说,考砸了就躲起来哭,我这当妈的,简直踩在刀尖上。”你看,家长的炫耀就像给孩子扣了顶摘不掉的“高帽”,考好了是“应该的”,考差了就是“垮了”;得奖了是“常规操作”,没得奖就是“不行了”。孩子本来学得轻松,被这么一折腾,要么成了怕输的“玻璃心”,要么为了“配得上”夸奖偷偷改分数——这哪是爱,分明是用虚荣套枷锁。
再说第二样,把“为孩子做的牺牲”挂嘴边,那是最钝的刀,一刀刀割在孩子心上。
“要不是为你,我早去深圳当经理了,哪用在这破公司当小职员?”“你这件冲锋衣花了我半个月工资,我自己穿地摊货都行。”“为了给你报编程班,我天天加班到十点,你可不能坑爹……”这些话,是不是像苍蝇似的在耳边嗡嗡叫?
楼下李阿姨就总把这些话挂嘴边,不光跟邻居说,跟女儿朵朵说的次数比吃饭还多。有次我去她家借酵母粉,正撞见朵朵练钢琴,手指稍微错个音就使劲砸琴键,哭着喊:“谁让你逼我学的!我压根不想学!”李阿姨红着眼拽我诉苦:“我为了她,把广场舞队的领舞都辞了,天天陪她练琴,她怎么就不领情?”
可你细琢磨,这到底是谁的“情”?孩子没求你放弃工作,没逼你买贵衣服,更没哭着喊着要上补习班。把“我为你付出这么多”挂嘴边,就像给孩子套了“道德紧箍咒”,考不好是“白眼狼”,不想学是“没良心”,连发个脾气都成了“辜负牺牲”。
我认识位语文老师,她女儿高考完填志愿,非要选离家两千公里的学校。老师不解,女儿红着眼圈说:“妈,我就是想喘口气。你总说为了我放弃读研、放弃去北京,我每天做梦都在想‘不能让你白牺牲’,太累了。”你看,家长的“牺牲秀”,最后变成了孩子的“愧疚牢”,多不值。
其实啊,爱炫耀这两样的家长,说到底是自己的生活太“苍白”。就像舞台上没戏份的演员,只能靠喊麦博眼球;日子里没什么能拿出手的,才围着孩子的分数和自己的付出打转。
那些真正有格局的家长,哪用得着炫耀?王阿姨开了家花店,每天把玫瑰摆得像小太阳,她女儿放学就来帮忙包花,总说“我妈插花时眼里有光”;赵叔叔爱养多肉,阳台摆得像小花园,儿子跟着学配土施肥,说“我爸养多肉的耐心,我得学一辈子”。他们自己活得热气腾腾,孩子自然跟着发光。
为人父母,最高级的“炫耀”从不是孩子考了多少分,自己牺牲了多少,而是孩子提起你时眼里的光,是你站在那里,本身就是孩子想成为的样子。
别再把孩子的小成绩当“社交货币”,也别把自己的付出当“情感筹码”。孩子的成长需要松软的土壤,不是聚光灯;父母的爱该是春雨,不是枷锁。
下次在小区长椅上聊天,不如说说孩子今天讲的笑话,聊聊自己新学的广场舞步子。你会发现,比起“我家孩子多厉害”,那句“我和孩子今天都挺开心”,听着多舒服,多有力量。
你身边有这样爱炫耀的家长吗?他们说的哪句话让你印象最深?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琢磨琢磨,怎么当爸妈,才能让孩子轻松点,自己也舒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