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许嵩南京LMF音乐节压轴亮相 无人机烟花秀助阵献上视听盛宴

发布时间:2025-10-28 02:49:40  浏览量:1

许嵩在南京 LMF 音乐节临时加唱《如果当时》,简配上阵却征服全场,焰火与无人机把秋夜燃到沸点

这场音乐节背后的起因很直接——汤山正在推进“音乐+文旅”战略,延续“焰火+音乐”的城市活动品牌,许嵩受邀压轴,就是要把人气与口碑一把拉满

下午一点半,音乐节在汤山音乐谷准点开场,持续近八小时,十余组音乐人轮番登台,风从山谷里吹过,搭起了一个不冷的夜和不散的场

许嵩的段落从一声问候开始,他说感谢大家奔赴现场的能量,也要把能量再还给大家

灯光顺着台口一层层铺开,舞台沿用了他“呼吸之野”巡演的氛围设计,冷暖色交替,线条干净,古筝的声音从侧台滑入,像一缕光拢住耳朵

来自“呼吸之野”巡演的古筝演奏家惊喜登场,和他一道把曲目里的山水意境拉得更长

《奇谈》《雅俗共赏》《幻听》《乌鸦》《河山大好》《山水之间》《拆东墙》《有何不可》这些耳熟能详的歌,一首一首被唱回记忆里

你能看见人群里有人跟着副歌指挥节拍,有人把围巾举起来当横幅,有人把手机举高当星星

到“有何不可”的尾声,台前的合唱像一条光的河,往后排流过去

真正的爆点在中段

他没有任何铺垫地说了一句“要不要再来一首”,随即把《如果当时》加进了现场

这首歌原本不在演出单里,只有吉他老师和钢琴老师的简单配乐,舞台忽然变得安静,像是给每个人预留一个回忆的座位

他把情绪压得很稳,字字清晰,气息拉长到末尾,观众在最后一个和弦落下时不自觉地喊“还想听”

无人机表演把蝴蝶翅膀在夜空里一遍遍展开,限定烟花顺着节奏点亮,像在为歌声标点

烟花的余温还浮在天际,视频与词条很快就空降社媒热搜,评论里有人说“仿佛又看了一次许嵩的演唱会”,也有人晒出票根和走到脚软的计步截图

一场演出不只是歌单和设备,更是情绪的回路,能连上就值了

如果把视角拉远,汤山选择在这个时点把音乐节做大,也有它的算盘

2025年国庆期间,华晨宇“火星乌托邦”在汤山落地,标志性的“别墅级烟花秀”刚把热度点高,这次 LMF 音乐节接力,继续把“焰火+音乐”的品牌延续下去

南方的音乐现场今年尤其热

从暑期到秋季,全国五十余场大型音乐节有七成扎堆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区域,“南热北冷”成了行业内反复讨论的关键词

抖音汽水音乐节一路在海口、珠海、上海巡场,线下观演覆盖人数超二十万

其中三十岁以下人群占比超过八成,这一届年轻人用脚投票,把哪里热闹变成了清清楚楚的图表

数据也在说话——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统计,2025年一季度全国举办音乐节43个,南方就有38个,占到88.4%;

2024年上半年全国举办音乐节148个,南方113个,占到76.4%,华东以64个、占比43.2%领跑全国

在我看来,气候宜人是一层,场地与产业配套是一层,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把文化活动当作长期工程去做,才有可能把“偶然热闹”变成“稳定热度”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伟的观点很中肯:南方城市在气候、产业生态、政策支持、消费活力上占了综合优势,是音乐节落地的“首选考场”;

北方城市不必硬拼同款资源,应该挖掘地域特色、完善基础设施,走差异化

我很认同

一座城如果能把自己的性格做进音乐节里,别人来一次,就会想来第二次

放在更大的地图上看,融合也成了音乐节的新关键词

今年的静安音乐节把虚拟偶像和光影技术合到一块儿,打破传统表演边界,吸引了一大波年轻观众,科技感让音乐的形态更灵活

再远一点的例子是英国巴斯

巴斯国际音乐节从1948年开始,把早期音乐、古典、爵士装进乔治时期的古建筑里,每年12天,把城市的历史和艺术一起端出来,成了当地“音乐+旅游”的经典范式

这些尝试说明,音乐节不仅能热闹当下

还能通过媒体与口碑把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慢慢转成经济上的硬实力

回到汤山这夜

这场演出不只满足了乐迷的“视听盛宴”,也确实把区域文旅热度再推了一把,音乐与城市在这里握了手

有人问,许嵩会不会追加同城的后续活动?

截至10月28日,暂无他后续演出的公开信息,也没有本次音乐节的衍生活动安排,但相关话题仍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

说到底

好现场的余波不会马上消退,大家会在通勤的地铁里继续刷片段,在夜跑的耳机里继续听那首加唱

焰火的余辉还在天际,歌声的余温还在心里

那晚的陌生人因为同一段旋律成了彼此的背景

音乐被赋予新的记忆脉搏,汤山也因一场夜晚被更多人记住

我总觉得

一座城的浪漫,不需要太多词藻,一次认真办的音乐节就够

期待下次见面

也期待更多城市把音乐当作日常,把生活过出一点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