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成都武侯区:民谣音乐季“唱响”融合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10-28 15:02:47  浏览量:1

作者:雷建

今年国庆假期,成都武侯区玉林路民谣音乐季再度成为城市文化热点。全国各地的音乐爱好者汇聚于此,在“边走边听,且逛且唱”的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着成都特有的市井味、烟火气和文艺范。

作为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十大特色活动之一,2025玉林路民谣音乐季自9月29日启幕后,不仅持续带动周边文化消费,激活区域文化基因,更牵引着武侯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深刻变革。

节会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当民谣音乐季再度成为城市文化热点,这不仅是文化活动的繁荣缩影,更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武侯区在深刻把握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内涵的同时,正谱写出一曲现代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动人乐章。

民谣音乐季的成功,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数据上。2023年玉林路民谣音乐季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人到玉林,间接拉动区域旅游人流超200万人次。2024年玉林路民谣音乐季持续7个月,截至当年10月,累计超1000位专业音乐人在玉林路唱响民谣,直接和间接拉动区域旅游人流超700万人次。本届活动实现了“系统化、产业化、可持续化”运营,让民谣音乐季不仅是文化活动,更是产业平台,成为武侯区吸引游客的重要引擎。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侯区共接待游客333.45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8.37%;旅游花费40.69亿元,同比增长19.30%。

在民谣音乐季的带动下,节会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武侯区18场重点促销活动累计吸引客流约230万人次,星悦荟、玉林东路等特色街区客流同比增长4.5%,销售额增长7.8%。

成都武侯区民谣音乐季的成功,还在于突破了传统演出边界,构建起“艺术—产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武侯区通过设置“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主题周”,实现音乐与体育的破圈互动;民谣市集联合商户推出主题消费套餐,点燃街区商业活力;黑胶文化体验馆、蜀宫琴台等特色场景融入音乐动线,形成独具魅力的文旅打卡路线。

在2024年成都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举办期间,成都武侯区以世界杯公园为核心,以玉林路民谣音乐季互动专区为支撑,以“吃行游购娱”消费场景为外延,实现了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倍增效应。2025年玉林路民谣音乐季将继续设置“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主题周”,深化音乐与体育、文旅的跨界融合。

在武侯区,音乐早已超越艺术的边界,成为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强劲引擎,更化作浸润日常的鲜活城市生活体验。从成都音乐文创园的专业舞台,到玉林街角的随性弹唱,武侯正以音符为笔,谱写着现代产业乐章。

构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新格局

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业态堆砌,而是响应消费升级需求,坚持文化为魂、商业筑基、旅游引流、体育聚势的战略选择。成都武侯区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城市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具有辨识度的城市品牌?

成都武侯区第八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明确,要进一步擦亮“三国”“音乐”“玉林”三张名片。到2027年,全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将进一步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600亿元,音乐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共同构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成都武侯区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场景营造三位一体的方式,为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政策层面,武侯区出台了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专项政策,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在土地用途兼容、业态混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些创新机制如同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为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也让音乐产业的辐射效应得以充分释放。

成都武侯区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实践,是以音乐这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延展性的文化产业作为核心驱动力;从“物理叠加”走向“化学融合”,构建产业生态体系,既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居民幸福感,也强劲拉动了经济增长,形成了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连续举办的民谣音乐季,其价值已超越了短期的经济数据,沉淀为城市长久的竞争力。它让市民成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和城市发展的分享者,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与居民自豪感。武侯区将民谣的亲和力与玉林街区的烟火气巧妙结合,创新塑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独特城市个性。这种文化与城市的共生关系,正是民谣音乐季最为珍贵的成果。

民谣音乐季已成为武侯区推动产业融合、提升城市软实力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一次关于城市如何与文化共生、产业如何与艺术融合的创新探索。在音乐坊片区、玉林特色街区等一批融合发展的场景里,音乐与文化、体育与旅游在空间上无缝衔接,在体验上相互赋能;游客在体验文化的同时,还能感受最具有本地特色的“烟火成都”场景。

未来两个月,玉林路将继续以歌声迎接八方来客。从专业舞台的明星演唱到街头巷尾的即兴表演,音乐在这里转变为大众可参与、可体验的公共文化产品。成都武侯区以“民谣音乐季”为主导的实践,将“音乐”软实力锻造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硬支撑”,为其他地区提供了经验。(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