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化底气来自哪里?
发布时间:2025-08-05 17:51:54 浏览量:2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设立于2004年,是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奖项,已成为中国图书界的重要奖项之一。
它以“文化津梁”为寓意,以开放、包容、共享为理念,旨在表彰那些兼具知识性、思想深度与大众可读性的好书,让阅读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你知道吗,今年有两个六月。
第一个是农历六月,第二个(即闰六月)从公历7月25日开始,持续至8月22日。
其实,阴历月相周期与阳历回归年之间有时间差,为弥合这一差异,古人以二十四节气为标尺,将农历中没有“中气”的月份设为闰月,并沿用前一月份名称,冠以“闰”字。
今年的闰月正好出现在六月之后,便称为闰六月。
闰月的出现是中国传统天文历法的日常实践,深植于典籍记载、农事节律与民间习俗之中,是中华文明智慧的体现。
本期,我们将一同翻开「文津图书奖中国文化类作品」,走进浩瀚深邃的中华文明,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
家训里,
藏着千年不散的民族心魂
01
在人类古文明中,中华民族能够经受住几千年的风霜雨雪,一脉相传绵延至今,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将之凝聚为民族的根脉。
家训,便是其中一脉精粹。在《良训传家》中,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复旦大学韩昇教授跳出对古代家训的教条式解读,将散落在历史中的事迹提炼为可感的生活哲学。
从孔子教子立身,到唐太宗择友之道,家训的本质在叙述中跃然而出:
它是由人生经验总结出来的智慧,把伦理道德化成日常的行为规矩和礼仪,于潜移默化中规范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乃至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价值与族群认同的凝聚力。
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
获奖作品
《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
豆瓣:7.4
“他把很多道理都讲活了”
韩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6
在线阅读
画报间,
看见转型中国的文化韧性
02
家训立身,画报启智。
“左图右史”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经典形式,强调图文互证(如《山海经》插图或绣像小说);而晚清画报首次将图像置于主体地位,形成“图配文”的新模式。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以二十余年时间钩沉索隐,在《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中再现晚清画报的缤纷面目。
画报的独特在于调和了传统与西潮的张力,它既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适应性转化,记录着转型期中国的变迁,而这一过程始终未脱离传统文化的土壤。
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
获奖作品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
豆瓣:8.2
第九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陈平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10
在线阅读
乐声中,
听懂赓续千年的中国精神
03
古琴的空谷足音,琵琶的铁骑铮鸣,二胡的如泣如诉……草原长调的苍茫,江南小调的温婉,侗族大歌的层叠……
中国音乐究竟有多好、有多美?作为中国人,你真的了解中国的音乐吗?
一器一乾坤,一曲一山河,一声一时代。从《阳关三叠》的离愁,到《黄河》的怒啸,再到《我的祖国》的壮阔,每个音符总能在你心底最柔软处激起回响。
因乐知心,循声见人。知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积数十年的研究心血,带领我们走进令人充满自信、无比自豪的中国音乐。
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
获奖作品
《中国人的音乐》
豆瓣:8.6
中国音乐入门书;来自大师的中国音乐普及读本
田青
中信出版集团
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