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展讯丨“粤胡百年——高胡与广东民间音乐文化展”
发布时间:2025-08-27 03:33:16 浏览量:1
“粤胡百年——高胡与广东民间音乐文化展”
展览时间:2025年8月26日-11月16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一
主办单位: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
协办单位:红线女艺术中心、中山市博物馆等单位
“粤胡百年——高胡与广东民间音乐文化展”展览于2025年8月26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展厅一开幕,展期至11月16日。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主办,红线女艺术中心、中山市博物馆等单位协办。
高胡,即“高音二胡”,又称“粤胡”。20世纪20年代,在中西音乐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潮流下,高胡融合了传统民族弓弦乐器与西洋弓弦乐器的特点,应运而生。它的音色与调式完美演绎了广东音乐的明朗与积极,引领广东民间音乐的崭新发展,更是中国民族音乐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生动例证。近百年来,高胡影响下的广东民间音乐,深受粤港澳三地人民,甚至是全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喜爱,成为广东音乐艺术一张“响亮的名片”。
本次展览聚焦广东地区代表性民族乐器——高胡,汇集粤剧与粤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音乐藏品、民俗风物,分为“丝路弦音”“粤调自成”“粤韵和鸣”“粤艺长歌”四大篇章,讲述胡琴的历史源流、高胡的创制由来、音乐艺术与文化影响,借助多媒体互动、沉浸式展演、多感官体验等方式,为观众全方位展示高胡与广东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让广东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以音符乐韵继续奏响世界舞台。
展厅之外,广东省博物馆更首次跨界联动星海音乐厅,推出“乐动岭南——广东音乐主题活动”,为观众带来“展览+研学+音乐会”三重探索新体验,展现岭南音乐艺术从历史到当下的鲜活传承。
重点展品
粤胡百年——高胡与广东民间音乐文化展
吕文成使用过的高胡
民国
中山市博物馆藏
吕文成(1898—1981),广东中山人,擅长二胡、扬琴的演奏。结识小提琴家司徒梦岩后,两人相互启发,结合中西弓弦乐器的特色,改二胡丝弦为小提琴钢弦,采用双腿夹奏的方式,创制了独具岭南乐调的高胡。
绿釉浮雕伎乐纹胡瓶
唐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该壶两面有伎乐⼈物,左为演唱者,右者胸前横抱一琵琶演奏。唐代胡乐文化盛行,“胡琴”一词在当时多指琵琶。琵琶早期被称为“批把”(或“枇杷”),推测为两种弹奏手法的合称,向前推曰“批”,向后挑曰“把”。
泉州南音二弦
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提供
福建泉州南音二弦与《乐书》中奚琴的形制相似,轴头与板面同向,没有现代二胡的“千斤”。泉州南音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传统古乐之一,兴于唐宋时期。至今,泉州南音仍保留2000余⾸曲目。
广彩仕女奏乐图大碗
清乾隆
广东省博物馆藏
《广东通志稿·礼乐》记载:“(广州)惟俗乐,胡乐则有之。民间多奏月琴、胡琴与琵琶、三弦之属……”图中女乐师们正在演奏云锣、胡琴、三弦、碰铃、钹、琵琶、拍板、鼓、笛、笙等乐器。当时欧洲人曾从景德镇和广州大量定制这类大碗,用于装盛果汁和烈酒调制而成的潘趣酒,因此也被称为“潘趣碗”。
象牙镂雕花卉人物纹花舫
19世纪
广东省博物馆藏
美国商人亨特的《旧中国杂记》中记载:“靠近岸边一只挨一只排成长长横列的,是那些装饰华丽的花舫……艇内不时传出弹琴或琵琶的音乐。”
花舫,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除储物、住宿外,只够容纳两桌,下层可容纳四到五桌,艇头容纳一二桌。艇内画栋珠帘,家具精巧,设有小厅堂和观景台,雇有乐队奏乐,席间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广州“金声老馆制”扬琴
清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末,一名黄姓艺人在濠畔街开设了乐器作坊“金声馆”,取意“金声玉振”。金声扬琴以曲线和波浪线代替了原来梯形的直边,形似蝴蝶。此琴盖与琴体髹有大漆保护,琴盖中间有“粤东濠畔金声老馆”字样。
银雕舞龙舟摆件
19世纪
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龙舟舟身外遍刻龙鳞纹,前部“三军司命”旗有统帅之意,中部立有罗伞,后部有三角形“七星旗”。舟上有20人,包括划桨的船手、护旗的旗手、控制节奏的锣鼓手和掌握方向的舵手。广东音乐《赛龙夺锦》为番禺沙湾何柳堂创作,经过时代的改编,现常用高胡为主奏乐器,高胡音色清亮,辅以多种打击乐器,表现出竞渡的气势。
佛山衬色剪纸“小鸟天堂”
当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幅剪纸作品反映了广东江门新会“小鸟天堂”的景色。小鸟天堂的主体实为一株巨大的古榕树,独木成林,栖息着大量的鸟类。《鸟投林》是广东音乐演奏家易剑泉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作品,描绘了夕阳余辉未尽、百鸟归巢的景象。此曲原用灌水陶瓷小鸟吹奏模仿鸟叫声,后经高胡演奏家刘天一改用高胡高音区的滑音,发出生动逼真的鸟叫声,呈现出百鸟争鸣的意境。这一技巧使该曲成为高胡模仿鸟鸣的创始之作,经久不衰。
红线女《昭君乐》戏服
现代
红线女艺术中心藏
1988年,红线女与香港著名文化人黄霑合作,重新将《四大美人》撰为粤曲。《昭君乐》讲述王昭君安居匈奴三年后,欢乐满怀,在大漠之上、皓月之下,欢歌逐舞的动人场景,表现出“胡汉长相知,人月两团圆”的广阔意境。
新月留声机唱片公司广告牌
近现代
广州迪士普音响博物馆藏
钱广仁,人称“钱大叔”,是新月唱片公司的创始人。他从小跟随何柳堂等人学习粤乐,抚琴吹箫。旅沪时,曾加入“中华音乐会”“精武体育会”,与吕文成成为挚友,在吕君牵线下代销“大中华”的唱片,后来创办了新月公司。新月在1926年至1936年十年间,共灌录了十五期唱片,销路遍及华南,远至东南亚。
资料来源|广东省博物馆
通讯员|粤博宣
策展人|李瑞琦
记 者|梅康明
FM96.2广州新闻电台《岭南私伙局》节目组采编
FM96.2 广州新闻电台《岭南私伙局》播出时间:
每周六、日 07:30-08:30(首播)
晚上 21:00-22:00 (重播)
广播收听方式:广东地区打开收音机调至FM96.2收听
手机收听方式
进入节目社区收听及回听往期节目
广州新闻电台 FM96.2 《岭南私伙局》
更多精彩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