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正义必胜》音乐总监杨帆:用澎湃厚重的音乐承载80年情感脉流

发布时间:2025-09-04 07:31:19  浏览量:2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个多小时的演出,音乐几乎全程在场,如一条不断之线,承载、带动着澎湃厚重的情感脉流。对音乐总监杨帆来说,这次经历格外难忘,如《正义必胜》的大部分主创人员一样,杨帆是80后,十年前,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晚会上,他只需要遵循师长们的指导要求写好个体节目,十年后,他要把握全局,“从局部到整体,这是极大的锻炼和学习,也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铭刻民族记忆的经典旋律一直回响

《正义必胜》的主创团队虽然年轻,但都有多次参加大型活动的经验以及相当丰厚的作品履历,以音乐团队为例,先后参与创作的作曲家有近20人,他们当中,赵麟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等重大活动的音乐掌舵,出自他手的作品数不胜数;杨帆、吕亮近年来接连捧出《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爆款舞剧;吕埕平、郭好为深耕影视音乐,为电视剧《琅琊榜》、电影《长安三万里》等作品留声;黄凯然、王华谙、郑阳以交响乐见长;当代女性作曲家的杰出代表王丹红擅长驾驭大视角、大题材;丁豆豆等年轻一代的编曲风格运用了鲜明的当代语汇……“每一位作曲家都有自己的强项和优势”,这支配置丰富的队伍通力合作,为《正义必胜》铺展了恢弘壮阔的音乐底色。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节点,回望历史、致敬经典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杨帆介绍,《正义必胜》中,经典与新作的比例大致为7:3,铭刻着民族记忆的旋律一直都在回响:第一场“怒吼吧,黄河”中,有《松花江上》的沉痛追忆,有《黄河大合唱》的振奋鼓舞,也有老词新曲再作诠释的《露营之歌》;第二场“红星照耀中国”中,《延安颂》《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抗日将士出征歌》与地域特色浓郁的陕甘宁民歌《东方红》《万丈高楼平地起》辉映激荡;第三场“不可战胜的力量”中,《八路军军歌》《琼崖独立队之歌》《地道战》《游击队之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在太行山上》接连唱响,《大刀进行曲》的音乐动机以辉煌的铜管融入了舞蹈演员的飒爽英姿;第四场“共同的黎明”中,广为流传的《小路》《红河谷》《啊,朋友再见》倾诉世界人民的斗志与联合;第五场“正义永恒”中,《我爱你,中国》的真情萦绕不散;最终,晚会在《势不可挡》《命运与共》两首新作的强音中落幕,发出对时代、对世界的深情关怀。

以情感为导向铺排音乐

“这一次,我们其实不太容易精准划分哪些音乐是完全新创的、哪些音乐是完全经典的,很多作品都进行了重组融合。”杨帆说。比如第一场中,紧随《祭黄帝陵文》的朗诵,一段全新创作的音乐巧妙衔接,接续起《黄河大合唱》中《怒吼吧,黄河》的呐喊,过渡从容,顺畅无痕。

而说起《黄河大合唱》,不少观众或许困惑,缘何没有听到那段最深入人心的《保卫黄河》。杨帆透露,前期创作阶段,是否拣选《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等作品,主创团队“纠结了很久”,他们参考以往的创作范本,尝试过各种方向,也有过相当激烈的争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整体构思为准。《正义必胜》整场演出犹如一部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的舞台史诗剧,“我们的创作思路不是以单个的节目为导向,而是以情感、情绪为导向。”当舞蹈《殇》宛若鲜血涂地般呈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悲恸惨烈,当社会各界用《祭黄帝陵文》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决心,《怒吼吧,黄河》出现在此处,“情绪是连贯的,是用之前的表演真正顶出来的。”

表达之多元、层次之丰富远超以往

从今年3月初接到创作任务,一直到正式演出前,杨帆和作曲家们在音乐上的修改打磨从未停止,比如序章部分,从2025年回溯至1931年9月18日,“这是全场的第一声,既要能把观众拉回过往岁月,也代表着当下人对历史的态度,音乐情绪应该怎么给,定位非常重要。”在杨帆印象里,仅在他这一关,这段音乐便有十几版废稿,作曲家郑阳反复调整,才终于磨出基调中那份得当的厚重感。

有时候,篇幅辽阔的宏大叙事容易湮灭具体的角色或情感,这是杨帆在创作中积累的切身经验,也是《正义必胜》竭力避免落入的窠臼。看过整场演出,杨帆最深刻的感受之一,是《正义必胜》成功让“人物出来了”:无论是名垂青史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英雄先烈,还是南京大屠杀中失散的兄妹、告别孩子走上前线的父亲、送儿上战场的母亲、再未归来的青年子弟等等没能留下姓名的人,他们都在舞台上完成了一次与今日中国的深情对话。

“翻阅资料时,你会很痛心地发现,亲历过这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少。”为此,主创团队在整体架构《正义必胜》时,便定下要有一首作品献给“无名者”。杨帆走访云南的无名烈士墓、四川的建川博物馆,把深厚的情感凝聚在歌曲《无名者勋章》中——逝者如铜像般慷慨前行,不以无名而哀伤,马佳、郑棋元、蔡程昱、徐均朔4位歌手怀抱鲜花,代表今人仰望怀念。“《无名者勋章》的创作,首先要在音乐上寻找方向,然后在舞台上磨合走位,哪怕是行走,他们也要带着感情和信念。”杨帆说。从以演唱承载演员的角度出发,《无名者勋章》选择演唱者时没有偏向单纯的美声或民族唱法,而是兼容并蓄,同时注重发挥音乐剧、歌剧演员的表演功底。

这种思路,贯穿于《正义必胜》始终,开篇部分,饰演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的4位歌唱家赵一峦、王凯、王喆、洪之光经过了层层选拔,要形神兼备、能压得住舞台,也要能迅速把观众引入东北抗日联军的峥嵘岁月;结尾部分,歌曲《命运与共》由王传越、宋元明、阿云嘎、郁可唯献唱,用多种唱法宕开广阔胸襟,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正义必胜》扩展了音乐的概念,它不仅是歌曲、交响乐或某种特定的音乐样态,同时要糅合大量的对白、台词、动效,要不停地探索表演与音乐合在哪个点上,最能激发化学反应效果。总的来说,《正义必胜》的音乐表达多元、层次丰富,远远超过了我们以往的创作。”杨帆说。

记者: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