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翻”的本义为飞翔,由此引申出来的一些义项你恐怕想象不到

发布时间:2025-09-03 15:16:16  浏览量:1

“翻”的本义为飞、飞翔。《说文新附·羽部》:“翻,飞也。从羽,番声。”

“番”为声符,亦兼意符,“番”为象形兼会意字,本义为兽蹄印,野兽跑起来要翻蹄亮掌,故“番”引申有翻动、翻转之义,鸟类飞翔时,翅膀拍动翻转,是以“翻”从羽从番,番亦兼表意。

三国魏曹丕《临高台》:“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黄鹄往且翻。”用的就是“翻”的本义。后引申为翻卷、翻腾。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也可引申为翻转、翻倒,即上下或内外变换位置。清翟灏《通俗编·饮食》:“《唐宋遗事》:太宗北征,咸云:‘取幽州,如热鏊翻饼耳。’呼延赞曰:‘书生之言,未足尽信,此饼难翻。’后果无功。”这个义项黄县话里使用较多。但首先要区分一下“翻”与“反”。“反”读作fǎn,意思是掉转头,转到相反的方向。《史记·齐太公世家》:“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反”是前后轴向的,如反刍、反光灯、反戈一击等都有回还之意。而“翻”读作fān,是上下轴向的,体会一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反手关上门”,就可明白其中的区别。不管是前后、上下,方向都是相背的,所以古代“翻”“反”有时可以相通,例如“反复”指颠过来倒过去,如反复无常,此义古时亦写作“翻覆”。“翻悔”指对以前许诺的事后悔而不承认,此义亦可写作“反悔”。黄县话里也存在这种情况,“翻”又指“反的”,“翻面”指片状物的物体跟正面相反的一面,比如:你怎么翻正都不分?这块布没有翻正面儿。“反正”又可以写作“翻正”,一个义项是表示情况虽然不同而结果并无区别,比如:翻正去不去都是一样。另一个义项是表示坚决肯定的语气,比如:你别着急,翻正不是什么要紧嘞大事。读合音时读成“翻儿”,比如:不管我说什么,你翻儿都不听;翻儿你明天不上班;你翻儿是这事有点难办。“翻话倒说”指说反语,比如:你别听他嘞,他就爱翻话倒说。“睡翻儿夜”指睡醒后把时间搞错,如把白天当作晚上,把下午当作上午等。“翻儿覆覆儿翻”指颠过来倒过去,翻悔,比如:她说话翻儿覆覆儿翻没个准数;你什能拿定主意?别老是翻儿覆覆儿翻嘞。“没翻儿倒正”指轻重不分,本末倒置,比如:她说话没翻儿倒正嘞。“翻小肠儿”指出尔反尔,给了人家东西又翻悔,比如:她这人就爱翻小肠儿,给乜嘞东西又往回要。此处“小肠儿”有“鼠肚鸡肠”之意,形容人气量小。“翻卦”就是反悔,比如:这件事是他亲口答应嘞,转眼就翻儿卦喽不认账。“翻本”指赌博时赢回已经输掉的钱,比如:他输嘞都没有钱翻本喽。

上下或内外变换位置可称作“翻”。

“翻肚儿”是鱼类或青蛙之类濒死或死去后,腹部朝上翻在水面上。

喜欢一个人是“青睐”“垂青”“青眼相加”,而不喜欢一个人则是对他“翻白眼”,即黑眼睛偏斜,露出较多的眼白,是愤恨或不满时的表情。有时是病势危险时的生理现象。“翻拉覆拉”也指白眼瞅人,比如:我怎么地你喽,你翻拉覆拉嘞。“翻翻”指伤口等向外卷翘,比如:他腿上割个大口儿,肉都翻翻儿。也可以说成“伤口翻呲儿”。“翻呲”也可以指翻白眼的动作,比如:她两眼一翻呲。“翻个儿”是翻过来,颠倒过来,比如:火烧该翻个儿喽;急嘞她心里直翻个儿。渔家行船忌“翻”,所以黄县人吃鱼时,一面吃光了,不会说“翻过来”,而是说“划过来”。

“翻场儿”是用杈儿(一种翻场儿的农具,用丫字形的树枝加工而成,故写作“杈”,后来改成铁杈头了)把场上碾过的麦子、豆类等翻过来,使之碾得均匀。“翻地”指用三叉镢、镢头或锨翻松土地,便于耕种。

“翻地瓜蔓(黄县话读如俺)儿”指地瓜地中耕除草时,一边拔草,一边将藤蔓翻过并“理束儿齐束”,不让茎蔓上的不定根扎进土里长成块根,以保证主根上的地瓜获得充足的养料,长得更大些。“翻毛”指皮毛在外的,如翻毛皮鞋。“翻毛咕咕”指态度不好,比如:说你两句你就翻毛咕咕嘞。这可能是看到猫生气时,毛都呲呲起来,转而用到人身上。

“翻斗车”指装有可以翻转的、形状略像斗的车厢的卡车。“翻跟头”指身体向下翻转而后恢复原状,有时也用来形容物价涨得很快,比如:这几天嘞猪肉价儿翻儿跟头嘞往上涨。“阴沟里翻船”比喻在不经意的人或事上栽大跟头。“翻车”本义为车辆倾覆,后比喻事情失败,因为做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导致挫败,就像车辆在行进途中出现倾覆事故一样,比如: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近来“翻车”成为网络热语,这与“老司机”一词走红是分不开的。老司机指的是某一方面的老手,新手翻车不稀奇,轻车熟路的老司机翻车才特别引人关注,例如有一知名女主播用卡通图像遮脸,以甜美的声音和大家聊天、唱歌,网友都以为她是位娇俏少女,结果有一天不小心卡通图像掉下来,原来是位年近六旬的大妈,这位主播可称得上“现场翻车”了。现在不少明星和网红搞直播带货,如果被曝出假货不断、流量造假等问题,就属于直播购物“翻车”。某位领导把发给情人的约炮开房信息不小心发到工作群里了,这是严重的“翻车”事故。“秃噜翻张”形容事情办得或话说得拖泥带水,不利索,比如:这人干什么都干嘞秃噜翻张嘞。

黄县民间有种儿童游戏叫“翻挂跌挂”,就是两个人面对面手拉手,把第三个人圈在中间,然后左右手交错用力,把中间的人头下脚上翻个个儿。又叫作“炸油条”,因为看起来就像炸油条时翻转油条一样,一边玩嘴里还要念叨着童谣:“翻挂跌挂,榆树钱儿两挂。”或是“翻挂跌挂,一个钱两挂,小缸小盆儿,胡萝卜(黄县话读如胡喽贝)小人儿。”

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也称为“翻”。“翻家”相当于“抄家”,比如:他家翻家翻出两根金条。“翻登”“翻弄”“翻巴”都有翻动之意,改变物体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比如:你看你把家里翻登嘞;你满哪翻弄什么。“翻登”也指想要呕吐的感觉,比如:酒喝多喽,肚儿里直翻登。还指重提过去的矛盾、嫌隙等,比如:你把过去嘞事翻登出来干嘛。“翻箱儿倒柜”比喻彻底翻检、搜查。“翻尸盗骨”多用来骂人乱翻东西,比如:你一来家就翻尸盗骨嘞,到底想找什么?也指数说过去的事情,比如:过去嘞事儿都过去喽,还翻尸盗骨嘞有啥意思。“翻肠倒肚儿”指把知道的事全部说出来,比如:他翻肠倒肚儿该说嘞不该说嘞都说喽。又指胃肠不适,比如:她晕车晕嘞翻肠倒肚儿嘞。

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得不好,也可称作“翻”,比如:他俩闹翻喽。“翻目”就是“翻脸”,北京话称为“翻腔”,济南话称为“翻眼”,意思差不多,都是指从脸色、声音和眼神上发生改变,比如:你再攒哧他好翻脸喽;你别把他惹登翻目喽。病情复发也可称为“翻目”,比如:他嘞病又翻目喽。人身上生出粉刺或是小疖子,如果反复揉搓掐挤,可能造成发炎肿胀,这也可称作是“惹登翻目喽”。黄县有句俗语,“六月嘞天,后老婆嘞脸,说翻就翻”,形容夏天气候变化无常。“翻脸翻呲”指恶颜相向,比如:我怎么得罪你喽,你冲儿我翻脸翻呲嘞?

“翻绞”又称“拾绞”“翻绳”“翻线儿”“翻股股”“翻架架”,是儿童玩的一种游戏的名称,用细绳套在手指上,构成一种花样,另一人接过去,变换成另一种花样,如此轮流下去。“翻”既是形容手部的动作,也是指花样的变换。“翻新”是把旧的东西拆了重做,这也是一种改变,比如:等开儿春把房儿翻新翻新。“翻桌儿”是指饭店每张餐桌在客人用餐完毕后重新收拾并放置新餐具,翻桌儿次数越多,说明生意越好,比如:他家天天晌午都能翻三四次桌儿,买卖老儿好喽。把别人听不懂的语言转换成能听得懂的语言,这也可称作“翻”,比如:他会翻日本话。“翻舌”是把甲方说的表示对乙方不满的话添油加醋告诉乙方,挑拨是非。黄县话里还有个词儿叫“下舌”,指的是在二者之间播下不和的种子,和“下蛆”“下白儿”有点接近。而“翻舌”又称“翻闲话”,搬弄舌头的过程中要夹带私货。按旧有的形式摹写新内容也可称为“翻”。白居易《琵琶行》:“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歌行本为诗歌之一体,他按此体为琵琶女作《琵琶行》,所以要用“翻”。白居易另有《杨柳枝词八首》之一:“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翻”的用法就更明确了,即以旧体写新歌。将内心的情感用音乐表达出来,也可称为“翻”,即弹奏。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此外,翻越、翻阅等义也是从“翻转”之义引申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