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音乐鬼才,被张国荣赞赏,为何在陈百强去世后离开了歌坛?
发布时间:2025-09-09 14:56:08 浏览量:1
周启生1961年6月出生在香港深水埗苏屋邨,父亲周吉是粤语片时代的配角演员,家里不算富裕,但父亲对他的音乐兴趣挺支持。
八岁他自学吉他,十二岁开始练钢琴,小时候和黄家驹是邻居玩伴,长大后帮黄家驹录过《海阔天空》的钢琴部分。
十三岁他编了人生第一首曲子,还拉朋友组乐队,在街头表演攒经验。
十六岁那年,EMI唱片公司看中他,让他去试音,当时十八岁的陈百强也在试音,两人就这样结识,签了约成了同事。
周启生一边准备出碟,一边在录音室帮忙,林子祥的第一张粤语碟《各师各法》就是他当助理监制。
十七岁遇上顾嘉辉,这位大师成了他老师,周启生跟了五年,只休过四天假,学作曲编曲,顾嘉辉教得严,但人温和,从不吵架。
周启生十八岁就替老师指挥TVB乐队,包括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那种大场合,二十岁升任亚洲电视首位音乐总监,人称“亚洲键琴之王”。
八十年代初,周启生名气起来了,他给张德兰写的《情若无花不结果》旋律婉转,陈百强听了也想要类似风格的,于是周启生为他编了《偏偏喜欢你》的新版,加了《梁祝》前奏,融进笛子古筝等民族乐器,这版帮陈百强在1989年东京音乐节拿了TBS大奖。
周启生自己出碟,1985年首张《周启生.23》,十二首歌里十一首作曲,四首作词,声线像许冠杰,里面《离乡别井》唱出港人打拼的辛酸,歌词“别我家乡在天际翱翔,只觉孤单倍惦爹娘”戳中很多人心窝。
次年他去北京参加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用普通话唱,是香港歌手第一个闯内地,虽然只拿优秀奖,但让他更努力。
1989年出《天长地久》,灵感来自李察基尔电影,旋律在脑中盘旋几年,向雪怀填词,本来叫《曾经拥有》,改名后反差大,在电台热播,周启生被封为粤语歌坛第一代创作歌手。
八十年代末,他迷上电子乐,找林振强合作《浅草妖姬》,要邪气点的题材,歌词大胆,结果出街就被批不良,上不了流行榜。
周启生没气馁,继续写《流金岁月》,叶倩文唱粤语版,甄妮国语版,当时没大红,二十四年后林志炫在金马奖翻唱才火起来。
1990年单曲《天使魔鬼混合体》,林振强填词,周启生弹给张国荣听,张国荣赞不绝口想拿走,周启生留给自己,唱出来妖娆感不足,成绩一般,他后来说要是给张国荣会更好。
那阵子他生病,公司面临倒闭,音乐不被认可,心情低落。陈百强来探他,鼓励他振作,两人一起去东京音乐节,表演后逛街喝酒,周启生打算重整旗鼓。
九十年代初,唱片公司老要他改曲迎合市场,周启生不干,打电话质问高层,你们找我写就是为了改?
1992年陈百强宣布告别歌坛,5月18日服安眠药加酒昏迷,十七个月后1993年10月25日脑衰竭去世。周启生难过到不行,找因葵合作《紫》,那是陈百强最爱的颜色,他说陈百强太有才,随便唱慢歌都动人,后悔没多写歌给他。
事业没起色,朋友一个个走,周启生每天狂工作,有次连干七十二小时,回家没钥匙睡在门外,母亲开门以为他出事。
最终他决定退隐,带家人去美国,全面停工。
在美国,周启生过得规律,像上班一样运动、练琴、打鼓、学新音乐知识,他说要是不这样,早失去对音乐的热情,困在重复里变成老牛棍。
千禧年后,港乐衰落,他偶尔出来贡献力量。
2005年为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写《我们的八十年代》,前一年秋夜在跑马地Piano Bar和朋友弹唱,灵感涌来,把老歌如“真的爱你”“留住我吧”织进词,录音室泡几个月,成品放网上免费下载。
颁奖礼上他唱,一段献给陈百强:“奏作唱跳,俊朗俊俏不怎爱说话,郁郁寡欢,为甚落寞偏偏喜欢他。”回忆东京时对陈百强说下次用《黄河》编曲,现在人不在了。
2010年复出,出辑《ANTHOLOGY》,新歌加精选,宣传时谈过去合作。
2013年,周启生涉嫌把未成年儿子独留家中被捕,控疏忽照顾儿童,他认罪,被判八十小时社区服务。这事让他更低调,专注家庭。
他经历三段婚姻,第一段1981年和卢影瑂,四年后离婚,有一子;第二段和梁晶莹,也有一子;第三段和大提琴家司徒霭杰,有一女。
周启生的侄儿周永恒出道时他当经理人,后来关系决裂。
周启生常批评乐坛人,批陈奕迅歌曲声线,暗讽谭咏麟缺社会责任。
2024年他在社交平台抨击杨千嬅、陈蕾、林家谦,被指炒作演出,他直认不讳。
2025年,周启生发行专辑《影子》和《23》,2月面世,6月又出《紫》,延续对陈百强的纪念。
退隐不是逃避,而是保护热情,在美国那些年,他没停下学习,偶尔回来贡献作品,证明音乐对他不是工作,是生命一部分。
港独艺人周启生想复出开演唱会,曾宣称饿死不回内地 搜狐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