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交响乐团亮相第37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5-09-11 20:18:35 浏览量:1
第37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哈尔滨之夏
第37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由文化和旅游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国家级音乐盛会,该活动扎根于哈尔滨“音乐之都”底蕴——中国现代音乐发祥地之一、联合国“Music City”称号持有者,已成为中国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琴鸣山海
2025
青岛交响乐团音乐会
2025年9月8日,第37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东亚文化之都系列音乐会“琴鸣山海 青岛交响乐团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厅精彩上演。悠扬旋律与激昂乐章交织,乐团用动人旋律为现场观众开启一场高品质的音乐之旅,让“音乐之城”哈尔滨更添灵动韵味。
此次音乐会由中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青岛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张国勇执棒,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小提琴演奏博士、青岛交响乐团特邀首席姜宛书担任独奏。
张国勇 本图由哈尔滨交响乐团王建昭提供
“中西结合”的琴岛之音
本场音乐会的曲目选择,张国勇明确核心思路是“中西结合”。“交响音乐是西方舶来艺术,但我们一直强调用这种科学且富有表现力的舞台形式讲好中国故事。
因此上半场安排了赵季平的三首中国作品,以及青岛交响乐团委约、根据‘山东琴书’改编的小提琴协奏曲;下半场则选择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第五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部交响曲虽是20世纪作品,但在他15部交响曲中最为通俗动人,老百姓和初级音乐爱好者都能接受。”
音乐会上,张国勇带领青岛交响乐团以作曲家赵季平的《丝路音乐瞬间——音乐会小品三首》拉开序幕,瞬间将观众带入多元文化交融的意境之中。
这部首演于2015年的作品,以“一带一路”文化为核心立意,三首小品各有千秋,其中《钟鼎长安》选自交响套曲《长安》,尽显古都厚重底蕴;《汤瓶梦幻》与《高原舞狂》则源自舞剧《花儿》,自带西北民间风情。
随后,小提琴演奏家姜宛书带来2024-2025年青岛交响乐团委约作品——郑阳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琴书》。
这部作品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东琴书”为灵魂线索贯穿曲目,引领听众感受到山东的民间文化,踏上穿越时空的史诗之旅。质朴灵动又独具地域魅力的韵律,引发人们对历史沧桑、文明兴衰、人间悲欢与生命起伏的多维度思考。
姜宛书担任《琴书》独奏
下半场,音乐会上演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d小调第五交响曲》,这部创作于1937年4月至7月的作品,又名“革命”交响曲,凭借通俗易懂的旋律及热闹激昂的末乐章,成为广受认可的杰作。
在张国勇的指挥下,精准诠释出乐曲中蕴含的力量与张力,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经典交响乐的震撼魅力。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哈尔滨音乐厅内掌声如潮,冰城观众的热情久久不散。
在全场持续的欢呼与掌声中,指挥家张国勇多次转身谢幕,为回应这份炽热喜爱,他再度执棒,带领青岛交响乐团返场加演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熟悉又灵动的旋律流淌而出,瞬间点燃现场氛围,将音乐会推向新的高潮,也为这场“琴鸣山海”的音乐之旅画上圆满又温暖的句号。
乐团演出前认真排练
2天时间里,青岛交响乐团先后在哈尔滨音乐厅上演了《秋日旋律》《琴鸣山海》两场高水准的音乐会,此外,铜管声部5位演奏员还在哈西万达快闪。
一曲曲动听的作品,让冰城的观众们感受到了青岛的音乐力量;而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东琴书”为素材创作的《琴书》,更让观众们感受了山东民间文化特色。青岛交响乐团又一次践行了“外宣城市”的职责,为哈尔滨之夏,送上了一份来自琴岛的舒爽秋风,让冰城的听众们“哈”下香浓的“琴岛之音”。
文:哈尔滨日报 记者于秋莹
图:哈尔滨交响乐团王建昭&青岛交响乐团李清曦
—END—
丨声明:本文来源于青岛交响乐团,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多多阅读文旅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