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消费时评 | 钢琴市场从“虚热”走向“实在”

发布时间:2025-09-16 10:15:18  浏览量:1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钢琴销量的话题又引起了一波热度。行业龙头珠江钢琴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其营收为1.24亿元,同比下降42.11%,较上一季度环比下降17.78%。而另一家头部公司海伦钢琴的境况同样颇为艰难:季度营业收入为2775.83万元,同比下降39.96%,较上一季度环比下降28.71%。另据中国乐器协会《2024年产业白皮书》动态监测数据显示,钢琴销量从2018年35.6万台降至2023年12.8万台,跌幅为64%;2024年跌破10万台警戒线。

钢琴市场的现状,让不少人惊呼行业“凉了”。但如果从更长远的文化与产业视角来看,这并非钢琴行业的衰亡。

实际上,钢琴市场的调整反而为产业升级创造了机会。过去大量入门级钢琴涌入市场,导致二手平台货源充足、价格大幅跳水。而在这一轮“去库存”过程中,高品质、智能化、专业化的钢琴产品反而更具竞争力,尤其在数字化浪潮中,钢琴行业的创新步伐正在加快。比如,具备静音系统的数码钢琴、联动线上课程的智能钢琴,可以自动记录学习进度,甚至提供AI伴奏与实时纠错,让孩子在家也能获得“老师在身边”的体验。国内已有钢琴企业探索推出“硬件+课程订阅”的组合,类似于健身行业的智能健身镜模式。它不仅降低了学习门槛,还增强了用户黏性。钢琴企业正在告别“卖产品”,转向“卖服务”,这无疑为行业带来新的可能。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钢琴市场的繁荣从未真正消失。数据显示,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钢琴生产和消费国,年销量虽有所下降,但在全球占比仍居前列。不同于过去的“跟风式购买”,如今家长和消费者更加注重钢琴学习背后的教育价值与孩子的兴趣契合度。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层面不断强化美育地位,《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在中小学开齐开足音乐课程。这意味着钢琴教育未来不再单纯依赖家庭培训,而是将更多走进课堂和公共文化空间。

在一些城市,公共艺术馆、社区活动中心已经开始配置钢琴,供青少年免费体验。未来,钢琴可能会从“少数家庭的奢侈品”转变为“全民美育的普及工具”。这种从私人消费到公共服务的转变,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钢琴厂商如果能抓住校园美育与社区教育的需求,就能重新找到发展的稳定支点。

钢琴市场的低谷看似残酷,实则是一种洗牌。它迫使企业告别粗放扩张,转向创新研发和价值创造;它让消费者丢掉面子消费,更关注音乐本身的美好;它让整个行业从“虚热”走向“实在”。

钢琴不会“凉”,它只是告别了“虚火”,寻求真正的温度。未来的钢琴市场会是更多普通孩子触碰音乐、享受艺术、提升素养的文化场域,这或许才是钢琴在中国最值得期待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