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以音乐“复活”壁画,香港天籁敦煌乐团奏响“丝路回响”

发布时间:2025-09-20 11:58:19  浏览量:2

敦煌飞天剧院内,灯光渐暗。一声空灵的箜篌划破寂静,仿佛从莫高窟的壁画中流淌而出。台下观众屏息凝神,跟随音符穿越时空——这一刻,是过去与现在的交融,是视觉与听觉的共鸣。

9月19日,香港天籁敦煌乐团在敦煌飞天剧院带来《丝路回响:过去、现在、未来》主题音乐会。这场以敦煌壁画为灵感源泉的演出,通过原创音乐与古乐器演绎,将沉睡千年的壁画转化为流动的旋律,带领观众步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古谱新声:当唐代音符遇见现代创作

香港天籁敦煌乐团艺术总监甘圣希表示,乐团由一群热爱敦煌文化的香港年轻音乐家组成,“我们从壁画中汲取灵感,将东方文化元素转化为音乐语言。”音乐会中,每一首乐曲均对应一幅或多幅敦煌壁画:《大唐礼赞》以榆林窟第25窟“极乐世界”为蓝本,用恢宏乐声再现盛唐气象;《腾骧》以莫高窟第428窟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故事为内核,用磅礴旋律诠释勇毅与慈悲;《白兔捣藻》则灵感源自第407窟“三兔共耳”藻井,以清越音色邀观众步入月宫秘境。

更独特的是,乐团深入研究了敦煌遗书中的唐代琵琶古谱,并将其改编为现代作品。例如《水鼓子》一曲,作曲家以西方巴洛克时期的赋格形式重新演绎敦煌古谱,形成中西音乐风格的奇妙对话。

音乐会中,乐团使用了大量复原自古壁画中的乐器。乐师陈天姿介绍道:“这是从敦煌壁画中复原改革的乐器箜篌,唐代极为流行,如今我们用它奏响当年的声音。”吹管乐师郭栒曦则用埙、箫、唐笙等乐器,演绎了改编自古曲的《阳关三叠》:“埙的声音苍凉悠远,与敦煌大漠的气质浑然一体。”

文化使命:青年音乐家的敦煌情结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文化是时间的累积,”甘圣希感慨道,“敦煌用1600年积累文明,而我们用音乐传递这份厚重。”奔流新闻记者了解到,乐团自2018年成立以来,始终以“行者”之心推动敦煌文化传播,不仅在国内巡演,更走向英国、法国等国际舞台。明年,他们计划前往泰国、新加坡、加拿大继续“用音乐讲中国故事”。

陈天姿表示,“在敦煌演敦煌音乐,是一种使命。我们希望通过视听融合的方式,让年轻人更容易走进这段历史。”

音乐会在《莫高精神》中达到高潮——这首作品献给所有敦煌文化守护者。终曲《谢谢你的时间》以温情乐声叩击人心:“音与乐都是情……谢谢你的时间,与我们共赴这场千年之约。”

演出落幕,掌声如雷。观众眼中似乎仍有飞天的衣袂飘舞,耳畔仍回响着沙漠中的古埙声。正如乐团宣传册所言:“愿未来,路通,人顺。”这场音乐之旅,不仅是对过去的回望,更是对文明传承的深切致意。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王夏菁 师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