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梦之旅》火了!22.5万订阅不负众望,巴基斯坦濒危音乐也有救了

发布时间:2025-09-22 15:36:57  浏览量:1

图源网络

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文化救援的故事,在巴基斯坦,有些音乐正在悄悄消失。

但在地球的某个角落,有一群人正在用最简单的方式做着一件了不起的事。

他们没有专业设备,没有充足资金,甚至连像样的录音棚都没有,但就是这样一群人,却让全世界22万多人成为了他们的忠实粉丝。

图源网络

没想到,这些在简陋房间里拍摄的视频,竟然在网上掀起了一场文化风暴。

那么这到底是怎样一个项目?它又为何能打动如此多人的心?

“梦之旅”项目的诞生充满了偶然,参与者来自不同背景,有的是音乐爱好者,有的是文化研究者,还有的只是单纯想为故乡做点什么。

76岁的哈斯奈因是核心成员之一,他在维也纳生活多年,却始终惦记着家乡那些渐渐沉寂的声音。

图源网络

团队里还有个关键人物,穆萨布·本·努尔这位精通多种语言的译者,能把晦涩的乌尔都语和波斯语诗歌转化成流畅优美的英文。

正是他的翻译,让全世界的观众都能理解这些古老歌谣背后的深意。

拍摄计划听起来很简单,找到那些民间音乐家,在他们家里录制表演,没有专业设备,没有华丽布景,就用最朴素的方式记录最真实的音乐。

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巴基斯坦幅员辽阔,许多音乐家住在偏远地区,团队成员需要长途跋涉,有时候要坐十几个小时的车才能到达目的地。

图源网络

到了地方,还要说服这些音乐家同意拍摄,很多老艺人起初都很犹豫,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把他们的表演放到网上。

从2014年到2019年,团队五次返回巴基斯坦,每次行程都是两周左右,时间紧任务重,白天赶路找人,晚上拍摄剪辑,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巴基斯坦的夏天气温常常超过40度,很多地方连电扇都没有,拍摄时,大家挤在狭小的房间里,汗水浸透衣衫。

拍摄地点五花八门,而这些音乐家们穿着日常的衣服,有的甚至还穿着拖鞋,可一旦开始演奏,他们立刻变了个人,眼神专注而深邃。

图源网络

让人意外的是,这些看似简陋的视频上传后,竟然引起了巨大反响,第一个视频刚发布几天,观看量就突破了20万。

评论区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留言不断涌入,有巴基斯坦移民激动地说找到了童年的记忆,有西方观众惊叹于这种音乐的魅力,还有印度网友感慨南亚文化的共通之处。

更让人动容的是那些在生命最后阶段才获得认可的老艺人。

图源网络

这位老人一辈子都在唱歌,却几乎无人知晓,“梦之旅”的视频让他在2020年去世前成为了网红,全世界的人都在聆听他温柔的嗓音。

要理解这些音乐的价值,就不能不提巴基斯坦独特的文化处境,这个1947年才建国的年轻国家,却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传统。

音乐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复杂的命运,巴基斯坦现在的情况变得微妙起来,建国之初,大批穆斯林音乐家从印度迁徙而来。

图源网络

他们失去了原有的赞助人,那些王公贵族和富商。在新的国度里,他们必须重新寻找生存之道。

传奇音乐家乌斯塔德·蒙希·拉齐丁·汗的经历就很典型,他的家族可以追溯到库斯劳的门徒,祖父曾是莫卧儿皇帝的宫廷乐师。

印巴分治后,他从富庶的海得拉巴逃到巴基斯坦,几乎一无所有,即便生活艰难,他依然坚持着对音乐的追求,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弟子。

齐亚·哈克将军上台后,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这位军事强人推行严格的宗教政策,认为古典音乐带有“印度教色彩”,应该被清除。

电台不再播放古典音乐,音乐家们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

图源网络

有意思的是,卡瓦利这种苏菲派的宗教音乐反而幸存下来,原因很简单,它与各地的苏菲圣殿紧密相连,而这些圣殿在民间有着巨大影响力。

努斯拉特·法特赫·阿里·汗的横空出世,给巴基斯坦音乐带来了转机,这位卡瓦利大师不仅征服了本国听众,更让全世界为之倾倒。

他与西方音乐人合作,为宝莱坞电影配乐,把巴基斯坦音乐推向了国际舞台,1997年他英年早逝,年仅48岁,但他开创的道路影响深远。

图源网络

“梦之旅”记录的许多音乐形式,都处在消亡边缘,比如微分音阶唱法,这种技艺要求歌手能唱出49个音阶,而西方音乐只有7个。

掌握这种技艺的人已经寥寥无几,还有那些家族秘传的曲目,如果不及时记录,可能就永远失传了。

站在更宏大的视角看,“梦之旅”项目的意义远超音乐本身,它记录的不仅是声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记忆、一种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

这些视频里,观众能看到真实的巴基斯坦。

图源网络

不是新闻里的动荡和冲突,而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音乐家们住在简朴的房子里,过着平凡的日子,但当他们拿起乐器,整个人都在发光。

这种反差让人深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富有?

项目的成功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全球化时代,地方性的文化反而更加珍贵。

越是独特的、根植于特定土壤的艺术形式,越能引起普遍的共鸣,那些乌尔都语和波斯语的诗歌,即便通过翻译,依然能触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图源网络

数字技术为文化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过去,这些音乐只能在小范围内流传,现在却能瞬间传遍全球。

一个住在纽约的巴基斯坦移民,可以通过视频重温故乡的声音,一个对东方文化感兴趣的欧洲人,可以领略到真正的南亚音乐魅力。

“梦之旅”还改变了文化记录的方式,传统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往往带着学术的严肃和距离感。

而这个项目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让音乐家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自然表演,没有刻意的修饰,没有专业的包装,反而更加动人。

图源网络

通过这个项目获得认可的音乐家们,生活都有了改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重新找回了作为艺术家的尊严。

在一个音乐地位模糊的社会里,能够得到来自全世界的认可和尊重,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

随着老一辈音乐家相继离世,“梦之旅”的记录变得更加珍贵,它不仅是音乐档案,更是历史见证。

图源网络

未来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视频,了解21世纪初巴基斯坦的音乐生态,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当那些古老的旋律在互联网上响起,跨越时空的共鸣就此产生。

这或许就是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它能够超越语言、宗教、国界的限制,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