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宫羽未曾送出的香囊,最终化作琵琶曲里欲说还休的拖腔
发布时间:2025-09-23 18:14:49 浏览量:1
《琅琊榜》外传之《霓裳寂:宫羽传》
文/鼎客儿
【第一卷·血染冰弦】
永熙七年的初雪来得格外早,金陵城南的陋巷里,十五岁的女孩蜷缩在破败的茅草席上。
母亲咳出的鲜血在越州绣帕上晕开残梅般的痕迹,最后的气息散作零落音节:「相思……护好阿羽……」
她不知道相思是那个总在月夜踏着屋瓦而来的白衣人的名字,更不知三个月前,这个使双剑的侠客为引开追杀者,已带着十七处重伤沉入翠月潭的寒水中。
很多年后,她在江左盟的绝密卷宗里看到那段记录:「十月廿三,谢氏家将三百围剿相思于潭州,戮其首,悬城门三日。有歌女柳氏携幼女遁走,追剿令曰:杀无赦。」
流落街头的第三十七天,宫羽被丐帮争夺撕扯时,青骢马车碾着积雪停下。帘隙间伸出的手瘦可见骨,却稳当当地将她裹进熏着杜若药香的貂绒里。
「雪夜寒重,小姑娘可愿随我听曲?」车檐铜铃在风中轻响,她看见说话人眼底的温润光华,竟比母亲珍藏的夜明珠更令人安心。
江左盟的暗道蜿蜒如迷宫,梅长苏剖开湘妃竹琵琶的腹槽,露出藏着密信的暗格:「宫商角徵羽,五音可破万军。从今往后,妙音坊就是你的琴弦。」
他亲自教她识谱时的侧影被烛光投在纱窗上,咳嗽声碎在《越州采菱调》的间隙里。
小宫羽悄悄将手炉焐热的姜糖推过去,糖块融化在药碗中漾开涟漪,如同她初次悸动的心事。
【第二卷·珠玉暗藏】
元和十二年春,妙音坊的朱漆匾额挂上秦淮河岸时,金陵贵人皆道江左盟养出颗明珠。
无人知晓《破阵乐》的轮指间藏着枢密院地形图,《折柳曲》的揉弦裹着宁国侯府密道方位。
宫羽在十三根冰弦上豢养风暴,金丝楠木琵琶箱的夹层里,血书与密信浸透龙脑香。
某次刺杀谢玉心腹归来,她倚着画舫弹《春江花月夜》,血珠顺着指尖渗入冰弦。月光照见水面浮尸的锦衣,竟与十二年前父亲血溅翠月潭时穿着同样的云纹官靴。
蔺晨摇着折扇跃上船篷:「姑娘的杀意比琴技更精进。」却总在深夜拎着药箱翻窗而入,孔雀蓝瓷瓶里的金疮药泛着麒麟竭的苦香。
言豫津送来暹罗奇谱那日,特意系上她赞过的月白锦囊。「据说能安神,顺便治治某人的耳背——总听不见本公子邀约游曲水流觞。」
少年郎君的笑语惊飞檐下铜铃,她却望着廊下咳血的梅长苏出神。那些未曾送出的香囊里,绣着「愿君百岁」的针脚总是拆了又缝,最终化作琵琶曲里欲说还休的拖腔。
【第三卷·惊弦破阵】
杨柳心赌局那夜,宫羽的箜篌奏着《虞美人》转调。
眼看何文新酒壶坠向枢密使独子后心,她拔高的羽音恰掩过骨骼碎裂声。血溅绣屏时窗外惊起宿鸟,十三根银弦震颤着录下谢玉与夏江的密谈。
后来诏狱案审,她的琵琶声穿墙而过,弦间淌出二十年前谢卓两家的盟誓曲调,惹得谢玉当场砸碎御赐茶盏。
萧景睿生辰宴前夜,梅长苏咳着血修改计划:「你不必亲自奏那曲《离魂》。」宫羽却将父亲遗留的柳叶镖嵌进琵琶轸:「我娘等这声惊雷,等了十二年。」
她想起练琴昏倒时总有人送来参汤,病中朦胧见得月白身影守在榻前,醒来却只见言豫津捧着新谱嬉笑:「本公子顺路捡到只迷谱的百灵鸟。」
当谢玉嘶吼着「相思余孽」扑来时,宫羽反手摘下发间银簪。簪内细针映出她冷冽眼眸——与卷宗画像里那个笑傲江湖的杀手相思,竟有九分相似。
卓家父子离席时溅落的茶水,漫过她裙摆上苏绣的羽纹,像极了童年记忆里母亲咳出的血泊。
蔺晨的飞石击落谢玉匕首时,她看见梅长苏苍白的指节扣住轮椅青玉轴,那双总是雾霭沉沉的眼睛里,第一次清晰地映出她的身影。
【第四卷·余音绕梁】
新帝登基次年,秦淮河新起「相思坊」。素纱遮面的坊主教授贫家女儿音律,青石阶下总放着言豫津送来的海外奇谱。
某个雨夜整理旧物时,宫羽发现琵琶箱底躺着只青瓷药瓶,贴笺写着「护心丹」三字,字迹是她偷偷临摹过无数遍的瘦金体。窗外忽有夜莺啼转,她倚窗轻笑时,一滴泪恰好落在烧槽琵琶的凤沼孔中。
晚年她收养的孤女问及腹槽刻字,那是永熙七年雪夜,梅长苏教她执笔时共写的诗:「雪覆金陵夜,弦开日月新。」最后半句始终未刻——「春风吹又生」。
蔺晨醉酒后总在坊外杏树下耍套剑法,言豫津每季托人送来沾着海风的贝壳风铃。有次弹起《广陵散》,她恍惚看见月洞门前立着青衣身影,却化作蔺晨笑着接住落花:「故人托我问问,相思坊可缺个捣琴师傅?」
终章
官史载妙音坊主宫羽「弦动惊风雨,曲终见清明」,却不知她临终前烧了所有密信,唯留一支银簪与半焦的柳叶镖合葬。
送葬队伍中有琅琊阁白鸽盘旋成阵,言家商船笛鸣三声,江左盟旧部在坟前摆下未竟的棋局。
江南丝竹声里永远流传着传说:每当月夜听见《霓裳羽衣曲》飘过杨柳心旧址,便是那位妙音仙子在祭奠永不会老去的旧年时光。
【全文完】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