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那年,告别了只会说“对不起”的日子…
更新时间:2024-10-16 09:13 浏览量:14
前两天,我终于鼓起勇气观看了那部我期待已久却又一直心怀畏惧的电影《年少日记》。观影后,泪水决堤,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它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从中窥见了自己童年时那些被压抑的负面情绪。
影片以一位高三班主任偶然发现班级里一封未署名的遗书为开端。遗书中那句“我并非举足轻重之人,假使我离去,众人很快便会将我遗忘……”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班主任郑老师内心深处的记忆之门,他翻开了那本尘封已久的日记。
郑老师的哥哥有杰,自幼便是父母眼中的“笨孩子”,老师眼中的“差生”。他从未感受过家人的温暖与赞美,所有的关爱与赞扬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了聪明伶俐、学业优秀的弟弟。在这个家庭中,“唯成绩论”的价值观根深蒂固,身为大律师的父亲对有杰的每一次失误——无论是成绩不佳、钢琴弹奏失误,还是英文单词发音错误——都毫不留情地斥之为“垃圾”。家中常常上演着有杰因犯错而遭受惩罚的悲惨场景,他只能无助地重复着“对不起”。母亲同样懦弱无能,她甚至以离婚相威胁,声称:“如果我离婚,那一定是因为你。”
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有杰再次失利,父亲冷酷地宣布:“我不会再打你。”然而,他最爱的玩偶和漫画书却被无情地丢弃,唯一给予他关怀的钢琴陈老师也被替换,他仅有的快乐源泉被彻底剥夺。面对父亲的冷漠与母亲的无视,那个年仅十岁的男孩,绝望地走向了天台,以一跃而下的方式,结束了自己那个只会说“对不起”的悲惨人生。
这部影片深刻揭示了“唯成绩论”这一扭曲的家庭价值观,它不仅是影片中家庭的悲剧根源,更是许多中国式家庭的真实写照。
观影之后,我推荐所有妈妈阅读《不强势的勇气》📚,希望能与这部电影一同与你分享。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同样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