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来听王羽佳还是伦敦交响?| 乐评
更新时间:2024-10-23 18:35 浏览量:14
文 | 邹彦
拉赫玛尼诺夫晚年曾说过,如果把他的钢琴协奏曲像汽车一样排成一排,第一首和最后一首是T型车(即世界上第一款流水线方式生产的车),中间两首是劳斯莱斯。而我想说的是,如果有人能将T型车改装成劳斯莱斯,当今乐坛,此人必是王羽佳。这不仅是因为她的演奏炽热、辉煌,还因为在10月10日晚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与安东尼奥·帕帕诺爵士执棒的伦敦交响乐团,将少有人涉足的拉赫玛尼诺夫《升f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演绎得清晰、细腻、动人……
不必多言第一乐章的金声玉振与第三乐章的洒脱炫技,我更喜爱王羽佳演奏的第二乐章——她用她那柔美的左手将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和声变化清晰地勾勒了出来。如此美妙的第二乐章,我在之前的录音中完全没有感受到——其中依然有着一丝神秘,而此次是在夜间,在现场。乐章结束时,现实中的一切都成为幻觉,逐渐融化在远方的夜色之中。第一乐章的华彩在王羽佳手下完全不再是炫技,而是一首醇厚的音诗。在这次演奏中,一切都是那么清晰,王羽佳在邀请我们聆听着和声中的每一个音符,音乐中的每一次情绪转化,无论它们有多复杂。不知王羽佳会不会在心里调侃一下:“前辈大师们,你们听听我演奏的是你们曾经演奏过的作品吗?”很多人认为这部拉赫玛尼诺夫在其十七八岁写下的作品无法与其随后的两部钢琴协奏曲相媲美,而王羽佳用其丰富的钢琴声音证明了这也是一部同样令人着迷的作品。
每次王羽佳的演出,加演曲目都会成为与“主菜”一样备受期待的存在,观众太希望看到她的炫技。这次,观众依然没有失望。王羽佳用西贝柳斯《a小调练习曲》(Op.76/2)、勃拉姆斯《升c小调间奏曲》(Op.117/3)和肖邦《升c小调夜曲》(身后出版)三首作品连缀成一组乐曲。特别是勃拉姆斯的《升c小调间奏曲》给我印象极其深刻,音乐中的成熟与从容已经在预示王羽佳黄金时代的到来。一切都写在了她的身上,当下的王羽佳不仅炽热而且从容——我们正在见证从她火热而细腻的手指流淌出来的美丽。
吸引我来听这场音乐会的主要原因是伦敦交响乐团,这是我最喜欢的两个乐团之一,另一个是维也纳爱乐乐团。2013-2014年在英国学习的时候,我曾十余次去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听伦敦交响乐团的演出,之后这个乐团在上海的演出我也没有错过。这次,更像是去拜访一位老朋友。在第23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三场音乐会的乐队曲目也非常让人期待,特别是10月10日圣-桑的《c小调第三“管风琴”交响曲》。的确,王羽佳太当红,这让我在音乐会之前有些为伦敦交响乐团不平。
但是伦敦交响乐团从来不会让人失望。第一首曲目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序曲》以其英国管上著名的抒情主题和随后描写狂欢节的萨尔塔列罗舞曲为伦敦交响乐团访沪的最后一场音乐会制造出了极佳的氛围。伦敦交响乐团也立即显示出其强大的木管和铜管实力。而且在前两场音乐会之后,演奏家们也更加适应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音响环境。
我最期待的当然是圣-桑的《c小调第三“管风琴”交响曲》,圣-桑本人对这部作品也非常自信:“我为它付出了我所能付出的一切。我在这里所取得的成就,我将永远不会再取得。”在聆听过程中,我一直期盼着第四乐章(尽管作曲家本人将这部交响曲分为两部分,但我更喜欢用四个乐章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描述)开始时那一声巨大的管风琴轰鸣。在第二乐章慢板时,管风琴持续的低音为整个音乐厅注入了那完全不可替代且在录音中极难捕捉的震动效果。这种柔美和壮美依然是我从未在录音中听到的!向指挥帕帕诺爵士致敬,这是伟大的慢板乐章,在录音时代,他让音乐厅依然不可替代。
面对这样的音乐会,试图用文字描述所听到的声音已经毫无意义。我已经迷失,开始质疑为什么会有音乐评论这一文体存在。打开音乐吧!那里有你心灵所需要的一切。
陈岩/摄
- THE END -
直达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