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烟台山下,400余架古钢琴奏响百年旋律
更新时间:2025-04-03 09:05 浏览量:2
烟台山下,潮涨潮落;芝罘湾畔,生生不息。
400余架百岁以上的世界顶级古钢琴,静卧于烟台山脚下的烟台钢琴博物馆,娓娓诉说着钢琴艺术跨越时空的动人故事,阐释着烟台海滨城市独属的钢琴文化,塑就了烟台又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2018年5月1日,烟台钢琴博物馆正式开馆,迎接着四方游客前来感受钢琴文化艺术。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国内规模最大、世界范围内鲜有的专注于展示古钢琴文化及名人历史的博物馆——烟台钢琴博物馆。
稀世珍藏
400余架古钢琴近万件自动琴卷轴
步入烟台钢琴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座凝聚着时光精华的古钢琴艺术圣殿。馆内陈列着400余架世界顶级古钢琴,以及近万件珍贵的自动琴卷轴,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均在世界同类博物馆中名列前茅,堪称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
馆中的每一架钢琴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其中不乏声名远扬的镇馆之宝。比如那架诞生于1801年的法国埃拉德钢琴,曾有幸被音乐巨匠贝多芬抚触弹奏。它拥有横跨五个半八度的宽广音域,低音区音色浑厚而通透,质感卓越,较之于同时代的其他钢琴,音色更为丰富饱满,完美契合了贝多芬对钢琴音色和表现力的严苛要求,成为当时钢琴制造技术的卓越典范。
而1887年的法国普莱耶尔钢琴,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乐器,更是伟大音乐诞生的摇篮。享誉世界的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正是在这架钢琴前灵感如泉涌,创作出了不朽的经典之作《国际歌》,让这架钢琴承载着非凡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
此外,馆内还珍藏着诸如布罗德伍德、贝森朵夫、施坦威、贝西斯坦等世界著名品牌的百年古钢琴。这些钢琴以其精湛绝伦的制造工艺、严苛考究的选材用料,生动展现了18至19世纪西方制琴技术的登峰造极与发展演变历程,无疑是研究钢琴制造史的“活化石”,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深刻领略到钢琴艺术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
位于一楼中央的展示柜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这个宽达6米、直抵天花板的巨大展示柜内,整齐陈列着近万卷自动琴卷轴。这些卷轴均由世界级音乐大师亲自弹奏灌制而成,无需人工弹奏,便能自动奏响美妙的乐章,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末人们对高雅艺术的无限向往与执着追求,也创下了博物馆在自动琴卷轴收藏领域的多项世界之最,成为馆内一道独特而耀眼的风景线。
烟台旧韵
“烟台角”古钢琴汇聚诉说城市记忆
在烟台钢琴博物馆一楼展厅的北侧,有一处别具意义的区域——“烟台角”。这里安静地陈列着12架曾在烟台本土使用过的古钢琴,每一架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见证了烟台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1861年,烟台对外开埠,英、法、美等17个西方国家在烟台山及周围建立了领事馆。西方艺术文化随之进入烟台本土并迅速扎根。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861—1930年前后,烟台的教堂及许多古建筑里就有100多架从国外引入的钢琴,国人在烟台感受到了钢琴艺术的华美与高雅。
其中,有曾经放置于毓璜顶幼稚园的莱斯特钢琴,那清脆的琴音仿佛还回荡在孩子们纯真的笑声中;有来自基督教浸信会教堂(现大马路天主教堂)的谢尔德梅尔钢琴,在岁月的洗礼中,它见证了无数虔诚的祈祷与庄严的仪式;犹太饭店内的费希尔钢琴,曾伴随着觥筹交错,为宾客们带来过无尽的欢乐;以及郭显德(毓璜顶医院创始人)的施坦威钢琴,它不仅是音乐的象征,更与烟台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古钢琴历经了战火纷飞、自然灾害以及社会的巨大变革,却奇迹般地保存至今。尽管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琴身不再光洁如新,音色也不再清脆悦耳,但它们依然静静地伫立于此,宛如忠诚的历史守望者,默默等待着向世人讲述烟台与钢琴之间那段跨越百年的不解之缘,成为这座城市珍贵历史记忆的生动写照。
守护传承
研究员与烟台钢琴博物馆的不解之缘
在烟台钢琴博物馆,有这样一位对钢琴研究痴迷不已的研究员何莲凤老师。她以对钢琴的满腔热爱与执着,唤醒了一架架沉睡在岁月里的古老钢琴。这些承载着百年历史的珍贵乐器,在她的精心呵护下重焕生机,缓缓走出历史的尘埃,来到众人面前,透过她的讲述,将那些尘封已久的传奇往事一一诉说。
在博物馆的日常工作中,何老师主要肩负着古钢琴的管理与讲解。除了热情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为他们讲述每一架钢琴背后的精彩故事外,更多的时间是在静静地陪伴着这些沉默却充满生命力的“音乐巨人”。寒来暑往,四季更迭,时光在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悄然流转,而她却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时光隧道中,与纸笔相伴,与钢琴相守,与历史对话。
在漫长的岁月里,凭借着对钢琴艺术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何老师笔耕不辍,先后整理出近百万字的珍贵手稿。她主编的《钢琴艺术三千问》系列丛书,为大家深入了解理清钢琴艺术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提供了详实而丰富的资料。
在她的眼中,每一架古钢琴都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它们的琴键、琴身乃至每一个细微的部件,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与情感。她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深情厚意,精心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的孤独是一座美丽的花园,我愿做灵魂的守护者,利用有限的时间整理和挖掘更多的钢琴故事,为烟台钢琴博物馆留下更多的历史资料。”何老师告诉记者,不少游客为钢琴博物馆留言,其中一位北京游客的留言“静则震撼,动则悦耳,观则宏伟,世则罕见”至今让自己记忆犹新。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走进烟台钢琴博物馆,聆听琴音与海风的交响,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烟台钢琴博物馆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向世界展示着烟台的城市风采,成为传播“品重烟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让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在文化的滋养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记者手记
沉浸琴音,邂逅烟台的历史与灵魂
当踏入烟台钢琴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回廊,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优雅扑面而来。馆内的每一架古钢琴都像是一位缄默的长者,静静地伫立着,却又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在与研究员何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她对这些古钢琴的热爱与执着。她的讲解生动而细致,每一个音符、每一段历史,都在她的话语中鲜活起来。看着她抚摸着琴身,眼神中透露出的深情,我们顿时感受到,这些钢琴对于她而言,不仅仅是藏品,更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漫步“烟台角”,抚摸着那些饱经岁月的古钢琴,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听到它们曾经在烟台的不同角落奏响,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兴衰荣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动。这些钢琴是烟台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而那些世界顶级的古钢琴和自动琴卷轴,更是让我们惊叹于人类艺术创造力的伟大。它们跨越了时空,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音乐魅力汇聚于此。在这里,我们不仅听到了美妙的琴音,更感受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这次采访,让我们对烟台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烟台钢琴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艺术珍品的场所,更是烟台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涵的象征。它让我们看到了烟台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品格,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坚守。
离开博物馆时,琴音仍在耳畔回响。这段与烟台钢琴博物馆的邂逅,是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也让我们更加期待烟台这座城市在未来能奏响更加动人的文化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