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弹同一首曲子,为啥有的人弹得那么好听!自己弹得就……

更新时间:2025-04-12 16:30  浏览量:2

往期钢琴重要学习内容回顾

弹钢琴,知道哪个音对应哪个琴键,按不就完了?!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如果是在初学入门阶段,也需要开始感知和了解触键对于音色的影响了!

为什么有的人,甚至稚龄小朋友弹简单的小曲子就是很好听?

但是有的人弹很复杂的曲子,听起来也不是很美,看起来也有点别扭,感觉旋律不是很享受?

为什么总感觉自己弹得很单调,枯燥,机械,并且也不怎么好听?

如果有以上这些问题那就需要好好了解一下音色与触键!!(1)它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2)如何控制才能弹得更美更好听?(3)怎么练才能具备这样的基本控制能力?

上一篇聊了聊触键与音色的“出”与“进”的基本原则,这一篇展开触键与音色的影响因素,看看平时弹琴的时候,有哪些注意到了,有哪些并没有,还有哪些还真的不知道!

我是坚持学钢琴打基础/系统教学的钢琴楚楚老师。10年一线沉浸式教学(小朋友/成人),善于规划钢琴学习,重视基础,教学化繁为简,系统学习与结果测评,开朗欢乐,但要求严格的90后老师。

和学生们一起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乐谱温度,钢琴典雅~学钢琴≠弹钢琴,学钢琴是音乐思维的学习和美好体验~!

针对发力而言,施加在琴键上的重量越多,声音越饱满,调用手指、手、小臂和上臂的力量。同样重要的是!针对收力而言,掌握如何在柔缓音效时不使用重量。

发力时要让大关节把重量“灌”到手指上而不是用压力!!收力的时候,想象肩胛处有个吸尘器把重量“吸”走。

声音产生过程中,身体重量参与程度的多与少。只用手指就可产生声音,也可由手掌所支撑的手指产生,或是由手掌连同小臂共同支撑手指产生,或是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上臂的支持。参与的关节越大,即运力越大,声音就越饱满。当想要增强音量时,适度运用一些大一点的关节。

寻求大关节支持,但不是让它们过于主动的参与!!那样就变成了借力一起弹,反而更累。要有一种“长手指”的感觉,或者把力量想象成水流,通过手臂流向指尖。对于弹奏时能有一个放松的臂肘特别有帮助!而不是端着手肘弹......

手指击键的速度不仅能够改变音量,还能改变音的清晰度。手指需从一定高度落下产生速度,速度还能补偿重量不足。

洪亮声音需手指抬高落下,而轻柔声音则需控制下落速度。有的时候我们会用到“迅猛地弹开”,而有的时候 只需要轻轻的“点拨”,带来不同触键效果,速度选择依据乐曲风格。例如适合莫扎特的纤巧声音运力,与适合拉赫玛尼诺夫的饱满或浑厚的声音运力是截然不同的。

深度感知取决于弹奏者的想象力,触键深浅对音色有一定的影响,但也要调动通感!

深而缓的弹琴键可以获得歌唱般的音色,但过度的压力会形成压抑且知悉的音色感觉。

关于发展深度触键的感知,艾西波娃的建议非常有用:“首先以缓慢的速度弹奏某乐句(此句最终要弹得极弱),感觉声音触到琴键的底部,并用中强的力度弹奏。之后用感觉到的同样深度再弹一遍,但要非常轻柔。在这两种弹法之间不断切换尝试。”

所以在学钢琴的过程中,听的感知与能力从0基础就需要开始逐步训练!

手指触键角度影响音色,手指大角度触键获清晰度,手指小角度触键获得歌唱般旋律的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看到钢琴家的弹奏,有些很快的强奏乐段,手指站立的很高很饱满,而有些轻柔浪漫的乐段,手指像趴平了在琴键上,轻抚每一个琴键。

学钢琴≠弹钢琴,学钢琴是音乐思维的学习和美好体验~音乐是一种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