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这样练出来的效果最好
发布时间:2025-05-06 17:51:14 浏览量:3
宛洛在之前的文章中谈到过,我们要保证所练作品的质量,而不是一味地依靠数量上的堆积。只练的作品多,并不意味着演奏技术就能高。
哪怕你现在会的作品不多,但只要每一首都达到了不错的熟练程度,每一首都练“透”了,那么你的演奏技术,依然能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提高。
除了视奏能力稍弱些,其它的方面没有问题。
最近宛洛在练一套钢琴练习曲集,从练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作品数量与质量方面的理解,又有了新的体会。
我们经常谈到“保质保量”这个词。确实,很多事情如果能做到保质保量的话,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与结果。
我的新体会,就与“保质保量”有关。为什么要把“质”放在前面呢,通过最近练的那套钢琴练习曲集,我明白了。
这套练习曲集共有7本,难度逐渐递增。刚开始练习时,我并不想按顺序去练,因为我发现,前面3册的内容,看上去太简单了。
于是直接拿出了第4册,还是从这册的中间部分选了一首作品,准备从这练起。
但发现自己直接就“练不动”了。因为这首练习曲中,全是密密麻麻的柱式和弦,而我对这些和弦的指法,掌握得实在是太生疏了,导致反应不过来,较长时间才能奏出一个和弦。
较“迟钝”的反应速度,使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前面的几册练习曲,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为现在正在练的内容打基础用的。而我缺少了这部分的积累,缺少了这样一个“练过来”的过程,自然力不从心。
于是我决定从第一册开始,每一首都练,按照教材中编排的作品顺序。
在这样练的过程中我就发现了,哪怕是第一册中如此简单的练习曲,当自己认真演奏不敷衍时,同样也可以获得新的收获。
虽然对现在的演奏技术提高不大,但对学琴者的整体素质、心理心态,会有改观。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更能沉得住气了,不计较自己练得慢了。
一首作品,当能够在奏对的基础上,再做到基本熟练、流畅,也就是基本上听不出来多少错误后,这便是把所练的内容,先给“保证了质量”,做到“保质”了。
在“保质”的基础上,当自己练的曲目多起来之后,又做到了“保量”。
有了前面几册内容的“保质保量”,当我再次练到第4册时,发现自己演奏和弦的速度,真的是快了不少。
头脑并没有怎么去想,手指自己就能摆出所需音符的手型来,反应速度大幅加快,准确率大幅提高。
最后宛洛想说,练琴中的“质量”与“数量”都很重要,而“质量”又是重中之重。
如果精力、时间等条件允许的话,“保质保量”的练法,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