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音乐人,打球时猝死!运动,也要悠着点?
发布时间:2025-05-12 21:48:09 浏览量:4
5月12日,中国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韩贤光因心脏骤停不幸离世,享年67岁。据消息称,他是在打羽毛球时突然昏倒,送医后虽经抢救但仍未能挽回生命。
韩贤光并非首例因运动而猝死的公众人物。此前,录制节目时心源性猝死的高以翔,马拉多纳打比赛时的心脏骤停等案例,都是运动性猝死的典型例子!
明明看着身体倍儿棒,还能参加剧烈运动,咋就突然间一命呜呼了呢?
一、什么是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短时间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大多数都是由心脏原因导致的。有数据显示,约70%的运动性猝死与心源性因素有关,常见的比如: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长QT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主动脉夹层等等。运动,让人有一种假象,那就是他很健康。其实运动背后,已经是波涛汹涌。
二、哪些人运动风险更高?
1. 有心血管疾病史或家族史:如亲属曾有猝死案例,需警惕遗传性心脏病。
2. 长期熬夜、高压人群:疲劳和应激状态会增加心脏负担。
3. 中老年人群:动脉硬化、冠心病风险随年龄上升。
4. 平时缺乏运动,却突然剧烈运动者:心脏无法适应骤然增加的负荷。
三、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
1. 运动也要悠着点,因人而异
运动也要悠着点,需要因人而异。有心血管高危因素者,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快走、游泳等中低强度项目。
2. 运动中注意身体信号,别逞强
若运动中出现胸闷、心悸、头晕、极度疲劳等,建议立即停止运动。而且应该避免在高温、缺氧、睡眠不足时剧烈运动,别逞强就是保健康。
3. 循序渐进,科学运动
普通人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避免“周末突击式锻炼”。运动前充分热身,结束后做缓和拉伸,注意科学的运动方法。
运动本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忽视身体信号或潜在疾病可能酿成悲剧。建议所有人,运动一定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