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名家汇聚深圳!“一带一路”音乐盛宴奏响多元华章
发布时间:2025-09-08 16:27:26 浏览量:1
开幕音乐会
管弦序曲《红旗颂》
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一场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
音乐盛宴即将奏响
【文末有福利】
开幕音乐会将以气势恢宏的管弦序曲《红旗颂》(60周年纪念版)拉开帷幕,这部经典之作以激昂旋律礼赞奋斗精神,与深圳经济特区45年的辉煌历程交相辉映,象征红旗指引下的时代奋进。
本次音乐会携手深圳交响乐团,并特邀来自澳大利亚、阿尔巴尼亚、黎巴嫩等地的杰出艺术家同台献艺,以音乐为纽带,展现“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的多样魅力与深厚底蕴。
跨越山海,共谱华章——这不仅是一场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共鸣,致敬开放、包容、共融的时代精神。
演出信息
“一带一路”音乐会
时间:2025.9.13(周六)20:00
地点:深圳音乐厅演奏大厅
票价:880(VIP)/680/480/380/
280/180/80元
(购票请访问 深圳音乐厅小程序购票)
*1.2米以上或6周岁以上儿童凭票入场,其他儿童谢绝入场。身高未满1.2米的6周岁儿童需同时持身份证入场。 一人一票,对号入座。
演出阵容
指挥:戴恩·兰姆
澳大利亚籍华裔指挥家戴恩·兰姆现任中国西安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其职业生涯横跨四大洲。此外,他还于近期被任命为夏威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以及南澳州州立歌剧院艺术总监。
戴恩年仅十八岁时便随悉尼交响乐团完成了首演。他于伦敦荷兰公园歌剧院 (OHP) 携《灰姑娘》(La cenerentola) 完成主舞台首秀,赢得了评论界与观众的一致盛赞。随后,他在荷兰公园歌剧院相继参演了《女人皆如此》(Così fan tutte)、《阿莱城姑娘》(L’arlesiana)、《唐璜》(Don Giovanni)、《阿依达》(Aida)、《塞维利亚的理发师》(Il barbiere di Siviglia)及《诺尔玛》(Norma)等剧目。
执棒西安交响乐团期间,他于2015年献演了这座三千年古城的首部专业舞台制作歌剧《托斯卡》(Tosca),又于2016年参演了《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此外,他还力邀何塞·卡雷拉斯 (José Carreras)、尼古拉·德米登科 (Nikolai Demidenko)、美岛莉 (Midori Goto)、斯蒂芬·霍夫 (Stephen Hough)、安妮·索菲·穆特 (Anne-Sophie Mutter)、宁峰、秦立巍等独奏家同台。
在近几个乐季中,戴恩执棒澳大利亚歌剧团呈现了《波希米亚人》(La bohème)与《奥菲欧与尤丽狄茜》(Orpheus and Eurydice),并于阿德莱德指挥了《女人皆如此》,于布里斯班指挥了《奥菲欧》(Orpheus)、《费加罗的婚礼》和《茶花女》(La traviata),于堪培拉指挥了《蒂托的仁慈》(La clemenza di Tito),于珀斯指挥了《卡门》(Carmen);此外,他还相继执棒了墨尔本、昆士兰、阿德莱德及西澳大利亚交响乐团。2025年,他将在夏威夷开启贝多芬作品全集系列音乐会,并为澳大利亚歌剧团复排《奥菲欧》。
小提琴:斯坦尼斯拉夫·普罗宁
斯坦尼斯拉夫·普罗宁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助理教授。他自幼在以色列随祖父、敖德萨音乐学院教授韦尼亚明·普罗宁学习小提琴,后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及德国科隆音乐与舞蹈学院深造,师从内莉·什科利尼科娃、海梅·拉雷多与扎哈尔·布朗教授。
十岁时在以色列举行首场独奏会,开启职业演出生涯。曾以独奏及室内乐演奏家身份亮相韦尔比耶音乐节、因特拉肯古典音乐节、班夫音乐节、斯特拉特福德音乐节等多个国际舞台。演出足迹遍及欧美亚多国,曾在柏林爱乐厅、卡内基音乐厅、科隆剧院、巴黎爱乐厅、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萨尔茨堡音乐节等顶级场所演出。
合作过的指挥家包括丹尼尔·巴伦博伊姆、特奥多尔·库伦齐斯等;室内乐合作音乐家包括扬·利谢茨基、霍默·门施等。他曾应邀担任奥胡斯交响乐团、欧登塞交响乐团、柏林交响乐团、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等多个乐团首席,并参与西东合集管弦乐团及乌托邦乐团巡演。
普罗宁热衷于音乐教育,自2014年起担任爱沙尼亚音乐与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并曾在皇家音乐学院、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西贝柳斯音乐学院等机构讲学。他也是峰会音乐节、阿利翁·波罗的海音乐节等活动的特邀教师,并任教于在线教学平台。
他曾获美国弦乐教师协会、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会等多个奖项,目前演奏的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名琴由匿名赞助人慷慨出借,并获弗洛里安·莱昂哈德名琴公司支持。
琵琶:李跞
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中国音协琵琶学会理事,中国民管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音协琵琶学会专委会副会长、秘书长,浙江省民管协会琵琶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QQ音乐“听见国乐”音乐厂牌——峡谷国乐团团长,融合国乐传统与创新演绎的新国乐琵琶演奏家。
李跞自幼学习琵琶,先后师从于潘亚伯、黄光林、章红艳、赵聪。曾获浙江省“新松计划”青年演奏员大赛一等奖暨“浙江舞台艺术兰花奖”;浙江省音乐舞蹈节金奖;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职业组一等奖等多个专业奖项。多次受邀赴央视音乐频道录制《一曲千年》、《四季音乐会》、《风华国乐》等节目,并在CCTV15音乐频道滚动播放。近年来,李跞的音乐足迹遍布中外,曾先后在国内外知名音乐厅进行演出。曾受邀在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音乐厅、捷克斯美塔那音乐厅、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上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广州大剧院、杭州大剧院等场地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
作为新国乐琵琶演奏家,在传承和发扬传统琵琶演奏的同时,李跞还积极探索琵琶在传统音乐之外的表现。联合当代优秀青年演奏家、创作者,通过跨界融合不断拓展国乐的创新表现形式和艺术空间。与QQ音乐x王者荣耀组建“峡谷国乐团”并担任团长,曾在2021、2022年“共创之夜”王者荣耀六、七周年盛典中携峡谷国乐团演奏《西游组曲》、《集合吧!王者》;2022年“听见峡谷国乐”跨界融合音乐会在腾讯视频、QQ音乐、B站等各大主流网络媒体全平台上线,获得好莱坞音乐传媒奖(The Hollywood Music In Media Awards)最佳视觉媒体现场音乐会(Live Concert For Visual Media)奖项提名。2023年以出品人身份创立 “画外音”系列《对话莫奈》琵琶组曲音乐会,该项目在全国进行巡演,通过清新脱俗的曲风和别具一格的演奏形式获得了市场和媒体的高度赞誉。
男高音:塞米尔·皮尔古
男高音塞米尔·皮尔古被视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抒情男高音演唱家之一,经常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皇家芭蕾舞团与歌剧院、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柏林国家歌剧院及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等顶尖歌剧院登台演出,并与里卡多·穆蒂、克里斯蒂安·蒂勒曼、菲利普·乔丹、祖宾·梅塔及安东尼奥·帕帕诺等指挥家保持紧密合作。
2025/26乐季的亮点包括在达拉斯歌剧院首次出演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唐·何塞,以及重返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饰演《蝴蝶夫人》中的平克顿,并在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饰演《波西米亚人》中的罗多尔福。在音乐会舞台上,皮尔古将与古斯塔沃·吉梅诺及多伦多交响乐团合作演唱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并在苏黎世歌剧院的柏辽兹音乐会版《浮士德的沉沦》中担任主角。
近期音乐会演出包括与吉安安德烈亚·诺塞达及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绎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在布加勒斯特古典音乐大师节上演唱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克里斯托弗·格德肖尔德的指挥下与哥本哈根爱乐乐团合作演唱《卡门》,以及在丹尼尔·哈丁的指挥下与圣西西里亚国家学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唱威尔第的《安魂曲》,以及在贾德尔·比尼亚米尼 的指挥下与伯根爱乐乐团合作演唱威尔第的《安魂曲》。
打击乐:罗尼·巴拉克
罗尼·巴拉克 (Rony Barrak)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英国黎巴嫩裔全能打击乐手、达布卡鼓专家、作曲家、编曲家、钢琴家兼讲师。2023年,他被推选为巴西黎巴嫩-巴西文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的“荣誉院士”。
早在四岁时,他就拿起手鼓凭借直觉开始演奏。七岁时首次登上电视表演,并于1988年在黎巴嫩和中东地区面向年轻音乐才俊的LBCI电视台比赛中赢得金牌。1990年他开始在伦敦市政厅音乐及戏剧学院学习管弦乐团打击乐器和架子鼓,后来在三一音乐学院(Trinity College of Music) 教授中东打击乐器。
20世纪90年代末,他在伦敦组建了“中东与西方融合乐队”(Middle Eastern Western Fusion Band)。乐队集合中东和西方顶尖音乐家的才华,创作出大量融合阿拉伯、拉丁、爵士、巴西风格的世界融合音乐,并举办了具有开创性突破意义的音乐会,例如:1999年在英国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为德米斯·鲁索斯 (Demis Russos)担任开场助演乐队,2002年在迪拜南岸中心珀塞尔厅的现场风格音乐节举办演出,2011年在黎巴嫩大使厅举办20场演出,2014年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此外,他还是德国Morgenland音乐节的常驻嘉宾表演者,是三重奏项目“Trio'N Five”成员,同时也是一支国际融合乐队“东方全明星乐队”的成员,该乐队曾在中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黎巴嫩等多个国家成功巡演。
深圳交响乐团
深圳交响乐团(简称“深交”)成立于1982年,沐浴改革开放春风。一路成长。乐团始终乘持“追求一流,服务大众,演出与创作双轨并进”的艺术理念。
历经四十余载艰苦创业与不懈追求,深交已成长为业界劲旅,被公认为中国最优秀的职业交响乐团之一。乐团现任音乐总监为知名指挥家林大叶。
自1987年起,深交每年举行巡回演出,足迹追及中国大江南北及港澳台地区,并出访亚、欧、美、非四大洲,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捷克、波兰、德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新加坡、印尼、韩国、泰国、印度、罗马尼亚、南非等国家成功献艺,成为深圳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1994年以来,深交多次受邀参与国内外知名音乐节及重要艺术活动,如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三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演出、中国国际合唱节、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国家大剧院艺术节,以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音乐节、意大利米特费斯特音乐节、拉维罗瓦格纳音乐节、卡塞塔慈善音乐节、西西里岛贝里尼音乐节、法国第纳尔音乐节、罗马尼亚国际广播音乐节等,所到之处,反响热烈。
深圳交响乐团高度重视中国交响乐作品的创作与推广,致力于以交响乐讲述中国故事。乐团委约创作并首演的《新时代交响序曲》《英雄颂》《我的祖国》《人文颂》《神州和乐》《交响山歌·客家新韵》,以及联合委约作品《东方旭日》《灯塔》《千里江山》等,均获得业界专家、广大听众及媒体的高度评价。
展望未来,深圳交响乐团将继续勇攀艺术高峰,弘扬华夏文明,传播时代先进文化,为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贡献卓越力量。
演出曲目
吕其明
管弦乐序曲
《红旗颂》60周年纪念版(2025)
陈钢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1976)
小提琴:斯坦尼斯拉夫·普罗宁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西班牙随想曲(1887)
赵聪
琵琶协奏曲
《福吉天长》(2018)
琵琶:李跞
— 中场休息 —
朱塞佩·威尔第
《命运之力》序曲
儒勒·马斯内
春风你为何唤醒我
(选自歌剧《维特》)
乔治·比才
花之歌
(选自歌剧《卡门》)
男高音:塞米尔·皮尔古
罗尼·巴拉克
腓尼基(2011)
打击乐:罗尼·巴拉克
朱塞佩·威尔第
“往昔的夜晚多宁静”
(选自歌剧《路易莎·米勒》)
贾科莫·普契尼
“今夜星光灿烂”
(选自歌剧《托斯卡》)
男高音:塞米尔·皮尔古
戴恩·兰姆 指挥
深圳交响乐团
(曲目以演出当日为准)
/
泰国爱乐乐团首度来华
共颂中泰友谊交响诗
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
泰国爱乐乐团首次亮相中国
一场跨文化的听觉盛宴邀你共赴!
2025年正值中泰建交50周年,泰国爱乐乐团将首度亮相中国,于9月19日在深圳音乐厅奏响友谊之章。
本场音乐会以李邵晟《鲲鹏万里》世界首演启幕,续以庞那荣为泰国传统乐器“三弦琴”(phin)和“笙”(khaen)创作的双协奏曲《声之三境:响,回,寂》,深刻融汇中泰传统音乐哲思。
下半场则以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压轴,展现跨越文化与时代的艺术共鸣。特邀指挥蔡金冬、卡尔·圣·克莱尔与泰国国宝级演奏家同台,共谱一场凝聚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听觉盛宴。
演出信息
声灵之旅 泰国爱乐乐团音乐会
时间:2025.9.19(周五)20:00
地点:深圳音乐厅演奏大厅
票价:480(VIP)/380/280/180/80元
演出阵容
指挥:蔡金冬
蔡金冬现任美国巴德音乐学院美中音乐研究院院长、巴德学院音乐与艺术教授,以及巴德当代乐团的常任指挥。此前,他曾任斯坦福大学表演学教授兼管弦乐研究主任。在美国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蔡金冬已确立了自己作为在西方最活跃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指挥家、研究西方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学者,以及在西方推动亚洲音乐的重要倡导者的地位。
蔡金冬出生于北京,自幼在中国接受音乐训练,学习小提琴与钢琴。他赴美攻读研究生,先后就读于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师从卡尔·圣·克莱尔(Carl St. Clair),以及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师从格哈德·塞缪尔(Gerhard Samuel)。他还曾在坦格伍德音乐节青年指挥项目中跟随伦纳德·伯恩斯坦学习,并两次获选为阿斯本音乐节的指挥研究员。蔡金冬在美国的职业指挥生涯始于辛辛那提交响乐团,此后与遍布北美和亚洲的乐团合作演出,并指挥过中国大多数顶级交响乐团。他曾三度荣获美国作曲家、作家与出版家协会(ASCAP)的当代音乐演出奖。
在巴德学院,蔡金冬创立了年度“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展示当代最重要的中国作曲家的新作。音乐节由巴德当代乐团和巴德东西乐团演出,涵盖巴德学院费雪表演艺术中心、林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以及斯坦福大学。2019年,音乐节首演了普利策奖作曲家周龙创作的交响清唱剧《铁汉金钉》,以纪念北美华工参与修建横贯大陆铁路并在竣工150周年时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蔡金冬与夫人梅文诗(Sheila Melvin)共同撰写了大量有关中国表演艺术的文章,并合著了三本书:《红色狂想曲:西方古典音乐如何成为中国的音乐》,《贝多芬在中国:伟大作曲家如何成为中国的文化象征》,与《上海交响乐团:以音乐与世界相连》。
指挥:卡尔·圣·克莱尔
2022-2023乐季标志着卡尔·圣·克莱尔 (Carl St. Clair) 执掌太平洋交响乐团的第33个年头。圣·克莱尔是美国主流乐团中任期最长的指挥之一。长期的合作更加巩固了他与乐团音乐家和乐团界早已建立的深厚情谊。他的长期持续任职为太平洋交响乐团发展提供了稳定保障,同时确保了其对乐团的艺术发展愿景得以延续。在过去五十年里美国组建的交响乐团中,太平洋交响乐团的预算规模最大,而很少有乐团能取得如此迅速的艺术发展,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圣·克莱尔的卓越领导。
任职期间,圣·克莱尔以卓越的音乐成就、对打造优秀教育项目的不懈投入以及富有创见的节目策划广受赞誉。2018年4月,他率太平洋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的首演座无虚席,作为庆祝当代杰出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 (Philip Glass) 80岁寿辰而举办的年度系列庆祝活动的压轴演出,终场全场观众起立鼓掌,《纽约时报》盛赞该乐团为“顶尖乐团”。同年5月,他率团首度赴中国巡演,这是乐团自2006年欧洲巡演后首次海外之行。2018年6月,乐团初次登上PBS(美国公共广播公司)《伟大的表演》(Great Performances) 全国舞台,播出由圣·克莱尔指挥的彼得·博耶 (Peter Boyer) 作品——《埃利斯岛:美国梦》(Ellis Island: The Dream of America)。他的诸多创意项目包括自2000年创办、广获好评的“美国作曲家音乐节”(American Composers Festival),以及“交响乐之声”(Symphonic Voices) 歌剧类首创节目——近季以音乐会版形式呈现了《蝴蝶夫人》《魔笛》《阿依达》《图兰朵》《卡门》《茶花女》《托斯卡》与《波希米亚人》等。
独奏艺术家:
帕查亚·“桑”·南塔赛
帕查亚·“桑”·南塔赛(Patchaya“Sun”Nanthachai)是享誉国际的泰国国宝级音乐家、教育者与文化推广大使,以充满张力的现场表演与对泰国伊桑地区传统音乐的守护而闻名。作为乐队“Makaohang (九尾犬)”与“SUN DER”的领队,Sun十五余年来始终致力于泰国伊桑传统音乐的演绎与传播,其演出足迹遍及泰国本土乃至全球,从东南亚到欧洲、非洲,远至美国。
Sun毕业于泰国艺术发展研究院(Bunditpatanasilpa Institute) 的泰国音乐教育专业,亦是“乡间学堂”(Baan-nok School) 的创办人。这一扎根基层的计划,为汶干县偏远地区的儿童提供免费的音乐教育。他也常以讲者与客座讲师身份分享所学,足迹遍及孔敬大学、清迈西北大学与清迈戏剧艺术学院等高等学府。
Sun的国际演出涵盖越南、法国、哈萨克斯坦、日本、印度、俄罗斯与美国等地的文化节与管弦乐合作演出。他的艺术足迹曾亮相诸多重要活动,如东盟一印度国际音乐节、伊森创意音乐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项目等
除现场演出外,Sun亦活跃于作曲领域,其原创作品与(khaen)独奏录音曲在YouTube上广为传播。通过传统与当代媒介的并举,他持续以音色与情感,向全球听众展现泰国东北的声音与灵魂。
独奏艺术家:
侬萨拉·普克泰颂
侬萨拉·普克泰颂(Hnungsara Prukthaisong,音译) 是泰国传统音乐界的一颗新星,致力于守护并推广本土乐器——尤其是“三弦琴”(phin),让其在国内外舞台上被更多人看见与聆听。2000年,他出生于泰国加拉信府的一个小镇。八岁时,外公送给他一把手工制作的45厘米“三弦琴”(phin),自此踏上音乐之路。没有正式系统的师承,他凭着自学苦练,长年累月地打磨技艺,与这件乐器结下了深厚情缘。
他的第一位启蒙导师,是当时还在念高中的本地音乐人Ekkachai Kaiyarat先生,在技巧与乐理上给予了他悉心指点。另一位在早期帮助过他的人是任教于小学的Tewin Srisongmuang先生,他在学校创立了乐队和音乐教室,为学生提供多样乐器的接触机会。在Tewin先生的指导下,Hnungsara频频参加比赛,并逐渐崭露头角——不仅精于“品”,也通晓“笙”、蓬朗(pong lang)、wot 等泰国传统乐器。
在加拉信府 Somdetpittayakom 高中求学期间,他又受到两位科班出身的音乐教师(Kongkiat Tongdang 先生与Winai Sritrakan 先生) 的激励与启发。他们一方面引领他开阔全球音乐视野,另一方面持续鼓舞他深耕泰国民间乐传统。怀抱着“让泰国本土音乐在本地社区与更广天地中发光”的共同愿景,两位老师全力支持他备战各类重量级赛事。
自2011年至2018年,Hnungsara在“泰国东部地区学生艺术展与博览会”上蝉联九届金牌第一名。此后,他又在SET青年音乐家大赛中屡创佳绩——2018年与2020年夺冠,2019年获亚军。
他曾与当代音乐组合Peeramid同台演出,也加入过致敬20世纪七八十年代莫兰(molam)传统的Toomtumn Molam乐团。这两支乐团均与玛希隆大学音乐学院渊源颇深,他亦在此期间不断拓展艺术功力。
直到今天,只要回到家乡,Hnungsara依然会召集当地青年,一起演奏泰国传统音乐。通过他们的草根社群“Koh-Lor”,他将所学所爱倾囊相授,让伊森(Isan)的音乐之声继续发扬光大。
演出乐团
泰国爱乐乐团
泰国爱乐乐团 (Thailand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成立于2005年,已成为泰国音乐界的中坚力量,致力于推动管弦乐演出和音乐教育。在其首个二十个乐季中,乐团凭借对古典杰作的动人诠释以及对首演新作品(尤其是泰国作曲家作品)的坚定承诺,赢得了国际赞誉。如今,在新任音乐总监卡尔·圣·克莱尔 (Carl St. Clair)的领导下,泰国爱乐乐团正开启崭新篇章,迎来艺术成长与国际影响力拓展的激动人心时代。
2022年,泰国爱乐乐团创造了历史,成为首支进行欧洲巡演的泰国交响乐团,在匈牙利布达佩斯 (Budapest)、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 (Ljubljana)和波兰弗罗茨瓦夫 (Wrocław)的演出均获得全场起立鼓掌。乐团还曾在泰国全境、东南亚、日本和新西兰演出,并将于2025年在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节上完成其中国首秀。
泰国爱乐乐团与玛希隆大学音乐学院 (Mahidol University College of Music)紧密合作,致力于通过举办世界级音乐会和开展教育活动树立卓越标准。乐团曾与众多著名指挥家和独奏家合作,包括黄佳俊 (Kahchun Wong)、卡尔·圣·克莱尔 (Carl St. Clair)、谢尔盖·纳卡里亚科夫 (Sergei Nakariakov)和波士顿铜管五重奏 (Boston Brass),并通过在亚洲、新西兰和欧洲的巡演扩大了其国际影响力。
乐团的驻地是位于曼谷玛希隆大学音乐学院内拥有2000个座位的玛希敦王子音乐厅 (Prince Mahidol Hall),乐迷可在此享受优美的环境和宁静的花园。泰国爱乐乐团每年在这个先进的场馆举办超过四十场音乐会,并在曼谷各处举行额外的演出。
步入第21个乐季的泰国爱乐乐团,已然确立了其在泰国和东南亚地区的音乐引领者地位。乐团先后在创始首席指挥古德尼·埃米尔松 (Gudni Emilsson) 和领导了乐团首次欧洲巡演的指挥大师阿方索·斯卡拉诺 (Maestro Alfonso Scarano) 的指导下成长,并录制了多张广受好评的专辑。
展望未来,泰国爱乐乐团将继续致力于在泰国推动古典音乐发展,力求维系与观众的联系,同时提供世界级的音乐会体验,以激励社群。
演出曲目
——为管弦乐队而作(2025)
庞那荣
协奏曲《声之三境:响,回,寂》
——为三弦琴,泰国笙与乐队而作(2021)
三弦琴:侬萨拉·普克泰颂
泰国笙:帕查亚·“桑”·南塔赛
指挥:蔡金冬
— 中场休息 —
柴可夫斯基
F小调第四交响曲,作品36
I.绵延的行板
II.如歌的小行板
III.谐谑曲:持续的拨奏
IV.终曲:火热的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