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惊人的慢马定律:父母身上有这几种特质,孩子多半难有出息

发布时间:2025-09-04 19:50:47  浏览量:1

老公表姐家的儿子又考倒数了。晚饭后我们去她家串门,孩子蔫头耷脑地坐在书桌前,表姐的嗓门整栋楼都听得见:“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你就拿这个回报我?你看人家王叔叔的儿子,每次考试都是前三!”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次来她家都能看到。我以前也总纳闷,为什么她家孩子学习那么费劲,父母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金钱,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直到我了解到“慢马定律”,才恍然大悟。

什么是慢马定律?简单说就是:如果你有两匹马,一匹快一匹慢,你为了让慢马跟上快马,就会让快马放慢速度或者停下来等慢马。结果呢?快马变慢了,慢马却依然很慢。

这不正像我们很多家长的育儿方式吗?因为自身的一些特质和做法,无形中拖慢了孩子的成长速度,还怨孩子跑不快。

一、爱比较的父母:永远在给孩子找参照物

“你看隔壁小明多厉害”、“你表姐又考了第一名”...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是不是跟我老公他表姐的话一模一样?

心理学上有个“参照物效应”——当孩子总是被放在比较中,他们要么会变得极度好胜,不能接受任何失败;要么就会破罐破摔:“反正我怎么都比不上别人,还努力干什么”。

我闺蜜的女儿以前钢琴弹得可好了,就因为妈妈总说“你看看人家弹的”,现在一提到钢琴就恶心。比较不会激发动力,只会制造焦虑和自卑。

比孩子昨天进步了多少,不要比别人家孩子多厉害。关注孩子自己的成长曲线,而不是排名曲线。

二、包办一切的父母:剥夺孩子试错的权利

明明孩子能自己收拾书包,非要代劳;明明孩子能解决同学间的小矛盾,非要出面干预。这样的父母像不像那匹“快马”?总是抢在前面,生怕孩子慢一步、错一次。

结果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己收拾书包,永远不知道怎么处理人际关系。等到哪天父母跟不上了,孩子就抓瞎了。

学会对孩子说:“你先试试,需要时我再帮你。” 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三、负面标签乱贴的父母:说孩子笨,孩子就真变笨了

“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个都不会”...这些话看似随意,却在孩子心里种下了“我不行”的种子。

心理学上有个“标签效应”:人往往会不自觉地按照别人给的标签去生活。你总说孩子粗心,他就真的越来越粗心;你总说孩子胆小,他就真的越来越不敢尝试。

邻居家小孩原本数学不错,有次考试失误,他爸随口说了句“你就是没数学脑子”,现在这孩子数学再没及格过。其实可以用积极的语言替代负面评价。不说“你太粗心了”,而说“仔细一点你会做得更好”。下次你试试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变化。

四、结果至上的父母:只问分数不问付出

很多家长开口就是“考了多少分”、“排第几名”,却从不问“学习开心吗”、“有什么收获”。这种结果导向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认为:只有成功才值得被爱,一旦失败就毫无价值。

关注结果不如关注过程。比如表扬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不仅仅是成绩和名次。

五、言行不一的父母:要求孩子一套,自己做的另一套

要求孩子少玩手机,自己却机不离手;要求孩子多看书,自己却从不翻书。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有效?

孩子可能不会听你怎么说,但一定会看你怎么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长期的榜样。想想看,如果一个家庭里从来没有阅读氛围,父母却逼着孩子爱看书,这可能吗?

要求孩子之前,先要求自己。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努力成为那样的人。

六、焦虑型的父母:把不安传递给孩子

“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你再不努力以后怎么办”、“你看新闻说了,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 这不是在无形中把压力都转嫁给孩子么?这些沉重的压力和不安感,分分钟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有的干脆就选择躺平了。

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下的孩子,大脑发育会受到影响,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反而会下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为你的焦虑买单。给孩子一个轻松、安全的成长环境。

七、看不到孩子优点的父母:眼里只有缺点

孩子语文考了98分,父母不问那98分怎么拿的,只问那2分怎么丢的。这种“缺点聚焦”的思维模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和优势,有的擅长学习,有的擅长艺术,有的擅长人际交往。但如果父母只盯着孩子的短板看,就会错过发现孩子长处的机会。

你不如每天发现孩子一个优点并告诉他。强化优势有时比补足短板更有效。

写到这里,可能有的家长会感到愧疚:“完了,这些错误我好像都犯过。”别急,认识到问题就是改变的开始。我们都会犯错,重要的是愿意反思和调整。

慢马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教育不是拖着孩子跑,也不是在前面拉着孩子跑,而是并排跑,根据孩子的节奏调整自己的步伐,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引导。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有的孩子是早开的花,有的孩子是晚熟的果。

从今天起,试着放下比较,放下焦虑,放下包办,放下批评。给孩子一点空间,给自己一点耐心。你会发现,当你不再做那匹“快马”拖着孩子跑或者挡着孩子道时,孩子反而能跑出让你惊讶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