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现实,既然已经入不敷出,孩子这种可有可无的兴趣班就放弃吧
更新时间:2025-04-04 11:07 浏览量:1
今天看到这样一篇帖子,作者发文的目的很显然是“家长里短”,外加希望能够“啃老”的心态。因为帖子的最后写了邻居婆婆带孩子只收1000元。
不过这个并不是我感兴趣的。我这里要说的是,现在无数的家庭在对于孩子的教育已经陷入了一种怪圈之中,这就是盲目的参加各种兴趣班,似乎孩子不参加几个兴趣班就拿不出手了。
并不是说孩子不应该参加兴趣班。归根到底是一个还是一个“钱”字。如果家庭条件优越,属于不差钱的那种,兴趣班愿意怎么参加就怎么参加。
但是现在许多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也在盲目的让孩子参加各种实际上可有可无的兴趣吧。这又何必呢?
就像帖子中的这家人家,作者的工资8000元,两个娃,一个游泳课1800元,一个绘画班1200元(文中没有说是每个月的费用,还是一个阶段的费用),再加上其他的列出的费用已经入不敷出了。而且在实际的生活中肯定还有其他许多的费用支付(当然作者的丈夫肯定也有一份收入,但应该也不会特别多,否则也不会发文抱怨了),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孩子加起来3000元的兴趣班是不是有必要呢?
当然,每个人都肯定会有自己的兴趣,家长希望能够发掘、培养孩子的兴趣的想法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这种经济上已经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再花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几乎可以称之已无力承担的费用去参加兴趣班,就没有必要了。
其实现实是残酷的,许多的兴趣和技能实际上天赋比努力更重要,第二即使有天赋真的要让兴趣达到一定的高度,必须大把的砸钱。
当然,许多家长会觉得,不试试怎么知道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如果真的天赋砸锅卖铁也要供着。
首先,天赋肯定是属于“稀缺基因“,某些兴趣或者技能的天赋甚至是万里挑一的。第二,就算有天赋,所谓的砸锅卖铁,家里有多少口锅可以砸。所以奉劝家长们应该对于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评估。
另外,培养兴趣的基础入门,又何必参加什么兴趣班呢?自己教不行吗?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我不会啊。比如这位作者给孩子报的游泳班,她可能会说”我和老公都不会游泳,我们怎么教他,当然是请人教啦!“
要知道,绝大多数的天赋是刻在基因里的,是遗传的。如果父母都不会游泳,或者说父母都没有运动天赋的话,孩子能够有运动天赋的是小概率事件。
就像前一个阶段的热播剧《仁心俱乐部》里王高升的女儿,花了一大笔钱学舞蹈,学了很久就学会一支舞,然后还想继续缴费学下去。说实话,这种情况下,说明这个孩子真的就没有学舞蹈的天赋,就放弃吧。
其实有许多父母安排孩子去学的兴趣,孩子们并不喜欢,甚至是抗拒的。就像曾经有一段时间学钢琴热,据我了解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不喜欢,甚至是抗拒的。许多孩子在父母的硬逼之下,完成了考级任务,就再也不碰钢琴了。在学琴的过程中,骂孩子是常态、打孩子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这又何必呢?
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学习习惯、道德素养以及健康体魄,远比硬逼着孩子学一些可有可无,并且孩子并不喜欢的兴趣更加重要。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观点,随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