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乐享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音乐会

“卖艺不卖身”?苏有朋因不当言论道歉,你买账吗?

发布时间:2025-09-02 17:16:38  浏览量:2

一句“卖艺不卖身”,让曾经的“乖乖虎”苏有朋一夜之间站上舆论风口。事件源于他即将在北京举办的音乐会——1500元的VIP门票附赠合影权益迅速售罄,而部分仅购得911元普通票的粉丝呼吁开放更多合影机会。苏有朋直接回应:“这是音乐会,不是合影会”,更直言“不爱音乐的人别来”。此言一出,瞬间引爆社交媒体。

不少粉丝感到心寒:我们真心喜欢你,才愿为一张合影额外买单,怎么反而成了“不爱音乐”?

随后,苏有朋紧急在超话发文道歉,解释自己本意是希望大家更关注音乐本身,而非他这张“老脸”。但争议并未因此平息。有人质疑他“道歉只给粉丝看”,是怕事态扩大;也有人认为,他原本完全可以用更成熟的方式处理此事——比如演出后安排一张大合影,既不损害VIP权益,也照顾了其他观众的情绪。

这不是苏有朋第一次面临公众信任危机。从年少成名的小虎队“乖乖虎”,到《还珠格格》中深情睿智的五阿哥,再到如今转型导演、音乐人多重身份,他始终试图在偶像光环与自我表达之间寻找平衡。他曾在书中写道自己“多愁善感、不知如何自处”,处女座的完美主义让他希望“让每个人都满意”。可这一次,显然他没有做到。

我们不妨冷静思考:当粉丝经济已成为娱乐工业的重要支柱,明星是否应该完全满足粉丝所有的情感和互动需求?而粉丝是否也可以尝试换位思考:歌手希望被认可的是音乐,而不只是“合影权益”?

事实上,这类“差异化权益”在演出市场中并不罕见。但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票价分档,而在于明星用什么样的姿态去回应粉丝的期待。一句“卖艺不卖身”,虽可能是情绪之下的口不择言,却也透露出某种精英式的疏离感——这恰恰是最伤人的部分。

真正优质的偶像,从不应该高高在上地划分“够不够格的粉丝”。而是在商业规则与情感尊重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是用音乐说话,还是用合影定价?是用诚意圈粉,还是用标签赶客?——这是苏有朋该思考的,也是整个行业需要面对的课题。

毕竟,没有谁永远应该是“被宠爱的偶像”。时光会老,面孔会旧,唯一能留住人心的,从来只有专业与真诚。

因“卖艺不卖身”道歉的苏有朋,你怎么看?

【声明】文章内容、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权威材料,并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无低谷等不良引导不存在捏造事实,希望各位看官支持。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将删除内容!